0~3 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北 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日前在京发 布我国首部 0~3 岁儿童发展蓝皮书,并 举办儿童早期发展研讨会。此次活动旨 在搭建政府、学术机构、社会力量等多 方参与的对话平台,推动我国儿童早期 养育跨领域融合发展。
针对婴幼儿早期发展主要特点,多 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现 状、话未来,建议——
“早启动、早干预、早受益”
大雪时节,贵州威宁。柑橘、橙子进入采摘期,黄澄澄的果实,让冬日的寒冷化为舌尖上的甜蜜。
“送给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大街乡一户农家小院里,苗族女孩美丽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时节。她双手打着拍子,随着歌声蹦蹦跳跳,圆圆的笑脸透露着天真与可爱。
育婴辅导员黄敏清楚记得,她第一次推门进入小院时,美丽怯怯地躲在奶奶身后,偶尔用好奇的眼神瞥向她。
听奶奶说,眼前的阿姨是来“陪着玩儿的”,可面对黄敏亲切的笑容和递过来的玩具,美丽几乎没有回应。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美丽自小由爷爷奶奶照顾。当时快满3岁的她,不会用普通话跟人交流。
黄敏深知,与年幼的孩子建立信任,是一个缓慢而温柔的过程,在于通过爱与陪伴打通心灵的交流。从那时起,黄敏每隔五六天,都会来到这处院落,带着美丽阅读适合她这个年龄的绘本、玩一些益智玩具。
唱儿歌、做游戏……在黄敏坚持不懈地入户和奶奶积极参与下,曾对陌生人避而远之的小女孩,已经可以大方地用普通话进行简单交流。
如今,只要黄敏来到小院门口唤一声“美丽”,一个小小的身影就会飞快地跑出来,边应着“哎”边扑进她怀里。
每一次入户家访,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弥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陪伴的缺失。渐渐地,美丽在这份温暖的陪伴下,开始自信地融入更广阔的世界。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主编、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提供支持的《儿童蓝皮书:中国0~3岁儿童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0~3岁儿童发展工作成效显著,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儿童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营养不足问题基本解决,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大幅提升。
这一利好消息,让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邓蓉玲颇感欣慰。
今年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毕节农村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落地的第4个年头,作为重中之重的“0~3岁儿童早期养育项目”,累计投入建设经费约4300万元。该项目通过对6~36月龄农村适龄儿童及其监护人提供一对一入户养育指导和集中养育服务,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升监护人的科学养育观念。
“如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最早帮扶的那拨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颇为欣喜的是,受益于早期干预,他们成才的比例、适应社会的比例、改善人生境遇的比例都比其他孩子更大一些。”在邓蓉玲看来,儿童早期发展关乎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0~3岁是以相对较低投入获得儿童发展早期干预最佳效果的重要时期,需要“早启动、早干预、早受益”。
为此,她建议落实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尽快设立欠发达地区农村婴幼儿早期养育项目,以入户家庭照护指导为主,在适宜地区以辅助养育中心的模式开展早期养育服务,“把阳光雨露洒在孩子们的起跑线上”。
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协同服务
报告研究发现,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比,目前仍存在儿童福利观念和制度相对滞后、服务供需不平衡、专业人才匮乏等结构性矛盾和挑战。这意味着,那些有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的技术技能,触达农村及低收入家庭群体仍有困难。
“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对养育指导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急需探索新的服务路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认为,儿童早期发展不等于托育服务,“幼有所育”不等于就是机构托育。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促进0~3岁儿童发展的社会政策,增加对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婴幼儿养育指导和其他公共服务。
报告还显示,近些年,一些公益组织主动担任起“第三方养育机构”的角色,针对问题成因发起了一系列公益项目。
在个体和家庭层面,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慧育中国”项目为例,主要探索以家访为主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
在社区层面,以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爱在开端”项目、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的“养育未来”项目等为例,主要探索在社区设立“中心”形式为主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
在专业化层面,多数试点项目将国际上已经证实有效的课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充分考虑本土育儿文化与传承,针对课程的不同使用对象,研发制定了涉及亲子游戏、婴幼儿喂养、健康思维等多领域主题的课程,初步形成了社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
“儿童早期发展不仅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潜力,从整体而言,还可提高民族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认为,作为社会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0~3岁儿童发展服务亟须推广普及。米荣建议成立国家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依托有一定基础的医疗或公益机构,搭建儿童早期发展研究技术平台与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协同创新网络,同时加大社会宣传倡导力度,增强0~3岁儿童发展全民意识。
以专业人才赋能科学育儿
0~3岁儿童早期发展,除了受益的孩子和参与辅助支持的家人,另一个关键角色是育婴辅导员。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慧育中国”项目总督导扎桑,自幼由奶奶和亲戚抚养长大。这样的成长背景,让她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关注儿童早期成长、给予孩子们支持和陪伴的重要性。
听说“慧育中国”落地尼木县,扎桑第一时间填写了申请表。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也让更多家乡的孩子得到专业的关注与支持。
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领域,很多育婴辅导员出于和扎桑一样的初心,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帮助更多家庭。
2024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国妇联支持下,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妇联组织实施“爱在开端”项目,依托社区,就近就便提供触手可及的“点餐式”公益服务,支持家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该项目依托玉溪师范学院和玉溪市妇联组建专家团队,遴选长期在儿科、儿童保健、心理健康等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组建区级团队,在市级专家指导下聚焦家庭养育痛点、堵点,研发儿童早期科学养育“小课堂”。
此外,经社会招募和行业推荐,组建43人的项目骨干志愿者队伍,开展赋能培训后,组成服务小组到6个项目点开展服务。
根据家庭的“点餐”需求,各服务点医护专家团队每月至少1次到项目点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在课后“零距离”提供咨询服务;骨干志愿者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两期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活动;专家团队实时评估服务成效,通过座谈交流、观摩活动及时掌握服务进展,激活项目有效实施。
“队伍建设是保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有效传递的关键,涉及人员遴选和能力培养两个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注意到,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开始设置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专业,但专业人员入职与培养课程的标准仍存在空白,且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和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目前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工作需要,贺丹建议组织开展相应的0~3岁儿童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此外,建立保育人员、早期教育指导师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发证制度,为人才培训评估工作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报告显示,国际救助儿童会的“儿早项目”,遴选项目开展乡镇中有意愿的、热爱儿童工作的、善于与群众沟通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作为家访员提供服务,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其入户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对此,米荣颇为认同。在她看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熟悉当地社区并具备儿童健康支持能力,建议将回应性照护、早期刺激等婴幼儿养育照护的内容纳入国家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让儿童早期发展可持续、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