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教育

“为了毕业时小论文达标,我拼尽了全力”

本报记者 朱英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2月10日   第 10 版)

这是何若攻读文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第三年,还有半年时间,他就要毕业了。他期待时间能慢一点,“因为我的小论文还没有发。”

何若所说的小论文,是为获得学位所必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何若介绍,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

在论文发表这项任务上,何若并不孤单。目前国内不少高校都对学生设置了论文发表门槛,以某学校的文科学术型硕士为例,会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发表一篇“学术期刊论文”。具体包括《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扩展来源期刊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论文,等等。

▲▲▲ 焦虑情绪的蔓延

何若回忆,似乎从入学初,同学们对发表小论文就充满了焦虑。“大家一见面,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你的小论文写得怎么样了?’‘投了没有?有没有收到什么信息?’‘哪些期刊好中一些?’”

“没有办法,这是毕业的一条‘硬杠杠’。”何若说,为了小论文的发表,同学们必须时刻紧绷着一根弦,“因为很多东西都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

不在控制范围内——这是让何若感到焦虑的核心原因。为了让一切变得可控一些,他在研究生准入学前期就开始研究相关领域不同学术期刊的写作风格、偏爱的文章类型、侧重的研究方法。并早早地基于这些工作确定了自己“合适”的研究方向。

然而,很多工作似乎已经被证实都是“徒劳”。何若介绍,几年间他也写了几篇小论文,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也都不错,可就是怎么投都不中。“每次投一篇论文,就要等个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最后被拒或杳无音信。无奈只能再投,一晃两年多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

▲▲▲ “很羡慕”

何若说,自己最羡慕的就是一些“学术大佬”的学生。“他们的小论文,只要挂上了导师的名字,基本都会中。”

记者又随机对话了几位在读研究生,发现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只要选择了一个在学术界有名望的导师,毕业要求就常常会达标80%。

在毕业条件的裹挟下,“好导师”的标准在学生心中变得很单一。“就是能带你发文”“有的导师是本身科研能力特别强,有学术影响力,期刊特别认可他们。”“有的导师是能够和期刊编辑建立不错的关系,投稿子就相对容易。”“有的导师本身就是一些期刊的编辑,基本都会中吧。”

而当记者对话刚入职两年的青年导师张硕时,他表示,面对学生们毕业的小论文硬条件,不少教师也很有压力。“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大多会更倾向有经验、资质深的教师。比起如何带领学生写一篇高水平文章,我们更焦虑如何能带学生投中一个高水平的期刊。”

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陈棕向记者表示,挂几个“学术大佬”是论文署名的常规操作。“有时候根本顾不得他们是不是参与过相关研究。”

“自己的研究成果要挂那么多人的名字,对你来说,不公平吧?”

面对记者的追问,陈棕赶紧否认,“不会感觉不公平。谁会觉得署了名就一定是相关研究的参与者呢?‘大佬’们愿意让我们挂上他们的名字,是我们的荣幸。最简单地说,这也是对我们的支持。”

▲▲▲ 跌落谷底

何若说,有一段时间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他感觉自己能做的努力都做了。“我还自己花钱去报了班,是一些平台邀请‘论文达人’和‘学术大佬’主讲的关于论文如何发表的网络培训课。”

“论文辅导专属定制1V1”“一个月发表核心如何做到?在这里你将获得新知”“保研、申博、毕业?让我们助你一臂之力”……当记者以“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关键词在浏览器中检索时,发现何若所介绍的各种培训班、辅导课五花八门。

“几年来,我的情绪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很难抵御住这些广告的诱惑。”何若选择通过报班来填补自己情绪焦虑的黑洞。何若回忆,自己当时本没期待能学到什么,但上课后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甚至都后悔自己没早点报名。因为其中不少主讲老师都有非常丰富的论文投稿经历,他们既懂研究、也懂期刊,比我们有经验多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课堂上或者私下和同学交流中,也很难获得这么全面的信息。”

几天的线上培训让何若如获至宝,培训中他了解到一种研究方法似乎和他的研究方向十分切合。

“我兴奋得甚至连晚上做梦都在写稿,梦里我的稿子中了。”从梦中睁开双眼,何若马不停蹄地将自己的所思所学转化为了一篇学术论文。“写完后,我当时感觉很满意。心里似乎很踏实,因为每天就研究这几个期刊,感觉这篇论文在内容、方法、质量上肯定都没问题了。”

何若大胆地投了一个影响因子很高的学术期刊。不到两个月,有信了——文章可以发表,但要划去何若的名字,只署名导师一人。何若说,一时间,他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他们解释原因,说这个期刊不面向硕士。简言之,我的级别不够。”

何若的心跌到了谷底。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不该选择读研,质问自己是否还要继续,“那时我几乎每天都在想——因为我是一名硕士生,难道我就必须要发表一篇广被他人认可的学术论文吗?因为我是一名硕士,难道就没有资格做出高质量的论文吗?”

▲▲▲ 再见“诱惑”

一时间,何若没有找到答案。他还得继续。

“我问了不少学长学姐,有的也遭遇过这种情况。他们给我出的主意就是找个‘专业’的机构去帮我代投,甚至代写。”何若说,听到这些“答案”他有点心痛,也有点纠结。

“刚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对做学术科研充满热情。几位教过我的老师也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做学术,表扬我爱思考、很理性,很有科研潜质。我当时甚至还想继续读博,但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太天真了。”

何若说,今天的他已经完全不去想去攻读博士学位这件事了,甚至他连自己的研究问题都已经模糊了。“已经不在乎自己研究的是不是有价值的真问题了,我就想赶紧学一些期刊喜欢的研究方法,找一些期刊关注的研究方向,赶紧再写一篇。或者想想办法把手上的这几篇稿子投出去。”

采访的最后,何若红了眼眶。“这一切不是我想象的样子,我也不是理想中的自己了。”何若说。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涉及人名为化名)

2024-12-10 本报记者 朱英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1372.html 1 “为了毕业时小论文达标,我拼尽了全力” 71,3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