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路是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马路,毗邻新天地商业圈,从北到南全长1600多米,始建于1902年,由于这条路是在上海法租界管辖范围内,故取名“萨坡赛路”,1943年改称“南通路”,1950年更名为“淡水路”。
这条幽静的小马路,写满了老上海浓浓的记忆,高耸的梧桐树,从街头一直延伸到巷尾,仿佛看不见尽头,秋日的暖阳透过梧桐树叶,像点点繁星洒落在地面,增添了平淡的瞬间。
淡水路332弄1号:著名音乐家黎锦晖旧居、中国农工民主党“一干会议”旧址
淡水路322弄1号是一幢临街的砖木三层西式小楼,建于20世纪20年代,总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米黄色立面,墙面水泥拉毛,北侧有大花园,有独立的亭子间,楼梯可以直接上去。这里既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黎锦晖旧居,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简称“一干会议”)旧址。
黎锦晖(1891年-1967年),湖南湘潭人,毕业于长沙高等师范学校(今湖南省长沙师范学院),是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儿童歌舞音乐作家、流行音乐奠基人。著名电影演员周璇就是黎锦晖培养并捧红的,就连周璇这个艺名也是黎锦晖给起的。人民音乐家、国歌创作者聂耳也是黎锦晖的学生。
黎锦晖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祖父黎葆堂是清代举人,父亲黎松安是清代秀才,母亲黄庚是名门闺秀。黎锦晖兄弟八人,个个成才且风采荣耀,有“黎氏八骏”的美誉。大哥黎锦熙(1890年-1978年)是著名语言学家,毛泽东的历史老师。四弟黎锦纾(1898年-1954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曾与朱德、邓小平编在同一个党小组,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由武汉来到上海,参与农工党的建党工作。六弟黎锦明(1905年-1995年)是著名文学家,鲁迅称赞他是“湘中作家……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是农工党“一干会议”代表。二妹黎锦皇(1903年-1994年)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有“女中豪杰”之誉,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北伐军政治部工作,后来长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黎锦皇的丈夫王人旋(1998年-1964年)是农工党领导人,历任农工党北京市委会主委、农工党中央委员、农工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三妹黎锦文(1910年-2007年)毕业于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今西北大学前身之一),是农工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左派代表人士邓演达流亡苏联,并赴欧亚各国考察,探索中华民族解放复兴的道路。1930年邓演达秘密回国,着手筹备建立新党工作,黎锦晖的四弟黎锦纾应邓演达之邀,担任邓演达的机要秘书,参与工作。在黎锦纾、黎锦皇的影响下,黎锦晖非常同情邓演达等人,黎锦晖的住所也成为邓演达等革命党人秘密聚会的场所之一。
1930年8月9日农工党“一干会议”在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290号(今淡水路332弄1号)黎锦晖的住所秘密召开,来自全国10个省区的30多位代表,以参加黎锦晖家宴的名义为掩护,召开农工党“一干会议”,黎锦晖的六弟黎锦明参加会议,黎锦晖的二妹黎锦皇负责会议的望风保卫工作。
农工党“一干会议”通过了由邓演达起草的政治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邓演达当选总干事,标志着农工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也拉开了我国民主党派民主革命的历史序幕。
农工党以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为主要任务,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由于叛徒的出卖,1931年邓演达在上海被捕牺牲。毛泽东将邓演达同岳飞、文天祥相提并论,称赞他们是“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1947年农工党在上海召开“四干会议”,根据邓演达生前的政治主张和革命精神,正式确定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1948年农工党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1949年农工党参加新政协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贡献。
淡水路219号:著名画家陆抑非旧居
淡水路219号是单厢房石库门建筑,三层新式住宅,砖木结构,坡顶红瓦,清水红砖立面。这里是我国著名画家陆抑非旧居,陆抑非曾长期在此居住。
陆抑非(1908年-1997年),名翀,字一飞、抑非,号非翁、苏叟,江苏常熟人,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陆抑非擅画花鸟,尤以牡丹见长,与江寒汀、张大壮、唐云并称海上花鸟画“四大花旦”,与陆维钊、陆俨少并称“三陆”。2023年国家文物局公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规定,陆抑非的代表作品禁止出境。
陆抑非的祖父陆仲仁是清代秀才,父亲陆章甫早年求学于震旦大学(今上海复旦大学前身之一),与国民党元老邵力子、于右任是同宿舍同班同学,参加过同盟会,聆听过孙中山的演说。陆抑非接受过极为严格的西式教育,中学就读于苏州的教会学校,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
1937年陆抑非拜师海派画坛吴湖帆,吴湖帆为他改字“抑非”,取“抑非扬善”之意。吴湖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澂之孙,吴湖帆的《丑簃日记》(“丑簃”是吴湖帆的别号)中有16处提及陆抑非,多是登门求教、借画或是准备画展之事。
新中国成立后,陆抑非先后担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等。
1956年陆抑非的老师吴湖帆在好友叶恭绰的引导下,加入农工党,在吴湖帆身体力行示范和影响下,陆抑非也加入了农工党,历任农工党浙江省委会顾问、浙江省政协委员。
曾几何时,上海滩的商界和文化界名人在淡水路居住或在周边活动,淡水路承载了老上海不可磨灭的回忆。如今方圆几公里,南北高架通衢,新天地喧嚣,而淡水路依旧,路边高耸的梧桐树和错落的老建筑,积聚了历史的沉淀,随时准备将那些鲜活的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