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各种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扩张和迭代升级,对适龄就业人口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以灵活就业方式进入的人员规模已达约2亿人。
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相比,在广泛开展新兴职业人才就业服务上,西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如培训和考级评价体系覆盖待扩展、技能不足造成西部地区新职业就业难招工难并存、新职业就业创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促进新兴职业就业的指导力度不够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进程。
建议:
一是健全西部地区新兴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新兴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架构,全面覆盖国家人社部已公布职业技能认定标准的就业需求量大、求职者多的职业种类。搭建相应考务系统,新增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对应科目的鉴定题库建设,填补行业鉴定空白。调整区域培训机构自培自考方式,以考培分离、鉴培分离举措,增强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使学员练就过硬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是重视新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发挥数字园区、互联网产业园、直播产业园等新兴产业企业集聚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孵化、引进相关培训机构,对软硬件设施建设给予更多支持。改善社会培训机构现有办学条件和基地办学环境,鼓励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引导职业院校设置新兴职业相关专业。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多样化技能人才需求,错位开展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深化校企合作,将行业规范融入课程,组织学生到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实习,加强学生职业发展规划。鼓励技术过硬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专业教学,推动教材编辑、实操课程设计跟上企业需求,实现校企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做好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宣传,规范利益相关方权利义务,提升新兴职业就业创业社会认可度。
四是加大新兴职业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对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方式。加大对新兴职业培训、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和补贴份额。在用工企业与新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训机构、职业院校之间搭建桥梁,畅通企业招聘、学校招生、学员就业推荐等信息,支持企业在职职工参加技能等级提升培训。研究制定新兴职业劳动权益保护标准、劳动争议处理和保障制度,强化劳动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