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社会法治

将“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

——全国政协委员邱庭彪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法治协同

本报记者 陈建萍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02日   第 12 版)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于2021年,这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法律制度下探索推进区域深度合作,是没有国际先例的开创性、探索性事业。如何真正打破制度壁垒、实现规则对接,将“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是众多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3月28日,正忙于在澳门宣讲两会精神的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邱庭彪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关切:“广东、香港、澳门是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通过进一步推动深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法律协同建设,加强法律衔接工作,深化粤澳法治交流合作,将促进跨境商贸经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深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邱庭彪说,今年两会他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都提到“枫桥经验”,即调解和解,争取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演变为矛盾,减少司法诉讼。“调解一方面有利于商业保密,另一方面不执着于对错而着眼解决问题,成本低时间短,最快一个星期就能达成和解,打官司不仅耗时长而且诉讼费通常比较高。”在邱庭彪看来,调解可以在商事纠纷中大展身手。

邱庭彪表示,作为法律工作者,他希望推广多元化解决纠纷方法,未来将深入研究新时代“枫桥经验”,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向澳门和湾区居民进行宣介。据悉,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已在香港成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推动以和谐友好的方式解决国际争议,深合区亦推动商事仲裁调解发展,治未病、抓溯源助力大湾区法治建设。

邱庭彪指出,提供高水平的仲裁调解服务,需要港澳地区充分发挥法律优势,培育发展国际化、专业化、高质量的商事仲裁调解队伍建设。“澳门特区实行的是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不少法律工作者拥有三文(中葡英)四语(粤、普通话、葡和英语)的能力,在提供跨区甚至国际的法律服务方面更显得心应手。”邱庭彪还建议,打造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涉外涉港澳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如支持珠海加快培育一流的涉外律师事务所,推进港澳律师内地执业试点,促进法律人才协同发展。支持珠海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教育部共建全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试点基地,与港澳高校共建培养平台,探索法学兼修小语种等“法学+”培养模式,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

法治协同亟待建立有效机制

邱庭彪认为,粤港澳三地在法律体系方面存在差异,这为法治协同建设带来了一些挑战。“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跨境聘用的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特别是在深合区工作,发生劳资民事争议问题产生歧义时,应采用争议地法律、聘用地法律,还是两地法律中对工作者较优或有利的制度?澳门和内地劳动法律制度在法律渊源、强制性假日和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建议在传统方式解决纠纷的基础上,建立更灵活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法律适用问题上,如何确保工作者的权益很重要,如何快速采取保全措施,特别是跨境保全措施的快速执行,更是非常重要。”邱庭彪向记者举例说明法治协同面对的现实。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作为明确合作区未来十年至十五年的发展蓝图和指导方针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作出多项法律部署:在司法审判方面,提出允许聘任中国籍澳门法律专业人士担任合作区法官,审理合作区特定类型民商事案件,形成一个趋同澳门的司法体系;在纠纷解决机制方面,提出设立以查明澳门特区和葡语国家法律为主的域外法查明机构,同时提出联合港澳搭建“商事调解+仲裁”一站式国际法律服务平台。

邱庭彪建议,为了实现法治协同,可以通过建立定期的立法机构间的对话和协商机制,推动各地在相关法律领域的协调。此外,可以考虑先行先试制定共同的民商事冲突法准则,以确保适用法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解决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协同建设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强各方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交流,以及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促进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的协同发展,以推动大湾区建设的进程,并实现更高水平的法治化。

邱庭彪还提出,推动更深层次的法治融合,构建完善的涉外涉港澳法治生态体系。深化“立法直通车”机制,在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部等基层立法联系点,让基层鲜活经验直达国家立法层面。

推广“法先锋”文化品牌

邱庭彪对近年来珠海市创新打造“法先锋”文化品牌的举措甚为赞赏,认为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支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新尝试,树立并践行了“循法善治、敢勇当先”的价值理念,引领带动涉外涉港澳法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他建议支持珠海以“法先锋”文化品牌为引领,打造“一国两制”新实践下湾区涉外涉港澳法治建设新高地。

“‘法先锋’这些年取得了不少成绩。”邱庭彪介绍,一是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出“你问我答”粤澳法律直播间、“法先锋”粤澳法治讲坛等系列法治服务品牌,2023年为大湾区港澳居民及企业服务近3000人次,运用“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解决疑难问题32宗,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二是在广东省率先设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珠海市司法局与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签署三地法律事务紧密合作备忘录,合力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三是在全国率先设立粤港澳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目前全市已有涉外律师事务所17家,联营律师所5家,大湾区律师43名;举办“珠港澳律师训练营”,联合澳门仲裁机构搭建“琴澳仲裁合作平台”,粤澳法治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邱庭彪表示,随着澳门与内地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珠海可以成为全国涉外涉港澳法治建设探索新路、积累经验的一个重要窗口,大力支持珠海当好胸怀“国之大者”的“法先锋”,可为不断深化“一国两制”新实践下的法治融合、为推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2024-04-02 本报记者 陈建萍 ——全国政协委员邱庭彪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法治协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937.html 1 将“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 59,93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