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以往支撑整个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组建的体系,但确实要注意到,现在社会的力量、智慧和创造正在中小学教研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以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为例,我们秉持“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初心,传承和发扬叶圣陶先生“以育人为本,以兴国为旨”的教育思想,15年来,坚持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启发思辨、携手发展,努力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一次次精彩论坛、一场场专业报告、一节节课程展示,一个个教育实践创新做法的交流研讨,让研修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同时,研究院一直努力创建一所教师自己的“进修学校”。在教师研修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与实践,我们针对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示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分别设计研修内容与培养计划。研修内容包括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从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情怀与视野、身心健康五个领域进行研修课程系列化设计。我们主张教学理念与教师基本功要顶天立地,教学理念要顶天,教学基本功要立地。研究院已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北省高碑店市等地进行了促进校长教师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以实际行动参与中小学教研工作,以期为推动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在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教研工作时还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虽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教研机构要加强与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电化教育、教育装备等单位的协作,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但这项要求还没有完全落地,社会力量参与教研工作的政策、途径、平台、保障仍不完备,联动高效的教研工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如何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研改革,如何及时发现、及时推广、及时提炼社会力量对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让其成为我国教研系统的源源不竭的生命力等,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系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