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夫,我又来了。”
一天早上,我刚坐到诊室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是卢老的儿子。
卢老是我的老病人,从201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见一面。时间久了,就成了相互信任的“忘年交”,家长里短都会在门诊或者病房跟我聊一会。卢老总说,感觉和我聊一会儿后,心情就会好很多。在一次对话中,我得知卢老有一个儿子,在北京上学后成家立业,老两口退休后便从东北一起到北京和儿孙一起生活。老人的儿子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要出国带队完成国际合作任务,在卢老诊断肺癌的时候,儿子还在非洲工作,老爷子又要在家照顾孙子,卢老只能自己前来就医。
卢老是位晚期肺癌患者,由于携带ROS1基因的突变,尚且有相匹配的靶向药物治疗,疾病算是基本控制住了。但在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肿瘤病人来说合并新冠感染无疑是双重打击,好在老太太身子骨还算硬朗,都挺过来了。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之后,卢老虽然又出现了双肺转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性格开朗的她又精神抖擞起来,自己办理了出院。
有一次,在卢老病情发生变化、反复咳嗽咳痰喘憋加重时,刚好赶上儿子从国外回来,终于有人陪着看病了。老太太嘴上虽说不需要人陪,但每次来的时候总是开心地给我做着介绍。通过治疗,她的疾病很快有了好转,用老太太的话说,“有爱的时候,心里有劲,不害怕”。
肿瘤患者自确诊之日起,就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每次疾病进展都是一次“集结号”,不仅仅要集结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种免疫细胞迅速迎战,同时也是主管医生和患者家庭所有成员的一次应战。尤其到了后期,各个器官和细胞往往都存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一仗比一仗难打,所以必须把每一次战斗都当成最后一次去全力以赴。
前几天,卢老开始出现胸闷气短、颜面和双下肢水肿,以及无法平卧的难受症状。为了不让儿子操心,她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熬过了好多个夜晚,但后来还是忍不住了,是儿子推着轮椅来门诊的。
经过检查发现,卢老的胸腔积液明显增多,一大半肺失去了正常的功能,癌细胞出现了胸膜转移,这次病情来势汹汹。在基因检测后发现还是ROS1基因突变,通过医院多学科会诊,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对症支持的同时,口服新一代靶向药物。坚持了两周,症状逐渐好转,气色也明显好多了。
“马大夫,这次又得跟您告别了,单位派我去国外做项目。可能又需要1~2年,我妈就拜托您了……”卢老的儿子说道。
我看了看老太太,她一脸不舍,却仍强颜欢笑,一个劲地说:“没事的,我自己可以。这不,有马大夫在呢,这么多次都过来了,不碍事。”
简单寒暄后,母子俩离开了我的诊室。望着老太太的背影,我在想,每一种治疗都是一份希望,但在疾病的整个诊治过程中,爱和陪伴一定也是一剂良药。在抗击肿瘤的整个过程中,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需要同心协力,才可能取得战役的胜利,就像我们的马玙教授常说的:“最好的‘药物’,就是爱。”
(作者系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