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沈体兰:周庄古镇走出的爱国教育家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22日   第 12 版)

作者:费幸林

在“中国第一水乡”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太平桥堍西侧,有一幢高围墙三合院的清末建筑,面街临河,环境幽雅,名为“贞固堂”,其主人是爱国民主人士、著名教育家,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副秘书长的沈体兰。

沈体兰原名流芳,字体兰,1899年出生于周庄。当时的周庄属吴江县。沈家为书香世家,迁居周庄后,父亲沈根黄出资创建沈氏义庄小学并自任校长,专为镇上贫困家庭学生开办义务教育。

贞固堂是沈体兰幼年生活之处,父亲将家中的桌椅、书橱等家具器皿都刻上“贞固堂”字样,引起了沈体兰的注意,他就问父亲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贞固就是坚贞不移,始终如一,并告诉沈体兰“贞固”两字的出处,在《周易·乾卦·文言》: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沈体兰深记于心,他学着父亲的语调说:“贞固足以干事”。在沈体兰的一生中,他常以此鞭策自己。

1913年夏天,沈体兰考入苏州东吴大学附中,192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2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获文学硕士学位;1929年任全国青年协会学生部干事。

1931年,沈体兰应聘任上海英国教会学校麦伦中学校长,提出“建设高尚思想,养成社会意识,练习集体意识,实行公众服务”的新办学方针,培养学生有“科学头脑、劳动身手、生产知识、革命精神”的目标。建立民主管理治校制度,聘请进步人士任教。废除宗教课,开设时事形势课,建立周会制,邀请海内外学者名人演讲。还创办民众学校、补习学校和义务学校,招收工人、店员和失学儿童入学。

1934年,学校建造室内体育馆,沈体兰把自己在周庄的部分房产变卖,得款3200元全部捐出,约占募捐总数的1/3。1935年,再建科学馆,他又积极发动募捐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沈体兰支持麦伦中学学生的各项爱国救亡活动,并发起组织爱国社团,宣传团结御侮救国主张。1937年,“八一三”战事爆发后,沈加入抗日救亡组织,并受宋庆龄委托,奔波印度、英、美诸国,宣传中国抗日斗争,扩大反侵略正义事业的影响。

1942年初,沈体兰任东吴大学文学院院长,并代理校长。1944年夏,随校迁至重庆。后经中共党员龚澎介绍,到曾家岩晤见周恩来,共议国事。同年9月,应燕京大学校长梅贻宝之聘,往成都任该校教授兼秘书长。

1946年夏,沈体兰复任麦伦中学校长,并兼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麦伦中学学生在中共的领导下,参加全市反美爱国运动,影响巨大。学校被誉为“民主教育的基地,学生运动的堡垒。”(中共地下组织江苏省支部曾设于校内。)1947年-1948年,与张志让等发起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与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发起组织的“美军退出中国”宣传周,并主持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用英语演讲,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全文刊载于英文报刊。又与马寅初等发起成立“上海市教育人权保障会”,联合28位民主教授发表意见书,提出反对内战、反对逮捕爱国师生等6项抗议。

1949年初,沈体兰应邀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副秘书长。10月1日应邀出席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沈体兰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华东体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体委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还先后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常委、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会常务理事。1976年6月24日,在上海病逝。

如今,这幢高围墙三合院的中型住宅精巧别致,两个厢房的木棂窗、屋顶山尖、围墙上的花镂窗、高耸的平屋脊,构成了丰富的立体轮廓。它与太平桥、三元楼和周围的民居,组成了一幅极具水乡风貌的图画,成为周庄最入画的景观之一。周庄镇在贞固堂打造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传承协商民主之风,并将底层和二楼辟作沈体兰史料陈列室,陈列名人题刻和珍贵历史资料展品,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一同穿越时空隧道与历史对话。

2022-09-22 费幸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402.html 1 沈体兰:周庄古镇走出的爱国教育家 31,40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