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 家长怎么想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03日   第 11 版)

本报记者 鲍蔓华

因为考虑到女儿的学业压力过大,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政协常委郑梁梁准备让女儿放弃坚持了5年的跆拳道学习。而正在这时,金华市被确定为浙江省“双减”工作推进试点区。教育部门快速反应,学校迅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如今,女儿的课余时间多了,她可以继续参加她喜欢的跆拳道,还参加了书法、钢琴等兴趣班。”在女儿的笑容里,郑梁梁看到了“双减”的作用。而“双减”开始以来,金华市的家长学校也随之增多。郑梁梁在接受育儿专家知识讲授的同时更新着自己的育儿观,“我意识到要理性地确定对女儿的成长预期,减少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但是否每个学校都严格实施‘双减’政策?会不会有不执行的情况存在?从而造成我们在‘玩’、别人在‘学’的现象呢?”享受“双减”带来的幸福之外,郑梁梁表达了担心。

郑梁梁还希望多关心老师这个群体,多给老师一些关爱与照顾。“毕竟,精力充沛、幸福感满满的老师才能更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回望“双减”这一年,郑梁梁真心觉得老师们很辛苦。

在金华市南部的武义县,一对来自贵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武义工作近6年了。他们的孩子在老家小学毕业后,来到了武义县读初中。家长陶女士发现孩子周末回家后作业明显比往年少了许多,平时做完作业还会帮自己做家务。“他有时间和小伙伴们玩耍了,也会诉说在学校遇到的各种故事,今年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让我很意外。”陶女士说。

但陶女士也有自己的小担心,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实力有限,自家孩子“拼爹”完全不是其他同学的对手。“‘双减’政策实施前,宁可自己辛苦一点也要花钱让孩子去培训班学习,但现在学科类培训班销声匿迹,想学都找不到门路。在学校成绩有提升,是不是如大家传说的,因为试卷‘简单了’。”“我们从贵州农村来到武义,祖上是农民,现在自己是民工。”陶女士很希望孩子能够不要再靠体力吃饭,能多学点知识,靠知识吃饭。“就怕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有更好的门路给孩子学习,到时候自家的孩子在考试上会吃亏。”陶女士坦言。

武义县政协委员周燕萍的孩子学习悟性比较高,平时爱钻研数学,是个学习的好苗子。但是“双减”之后,各类培训班都纷纷关张,学校知识明显不能满足孩子学习需求。“学校里‘吃不饱’的聪明孩子出路在哪里?会不会大城市的家庭还是在‘暗自’努力,而小县城、农村的家庭跟着‘双减’的统一要求而耽误了孩子?”这样的担忧一直萦绕在周燕萍的心头,“双减”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但国家经济要发展、科学技术要突破,也肯定需要一些尖端人才,“双减”之后,这些人才的选拔怎么开展?会不会最后又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

让周燕萍等家长感到最头疼的还要数暑假,“双减”之后,学校不再像以前一样布置整本暑假作业了。但孩子在家“待机”时间长,家长们无所适从。有些老师还会“提示”家长,需要给孩子打印一些作业来做。家长们于是就各显神通自己上网打印试题,但不清楚哪些作业适合孩子。

2022-08-03 鲍蔓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768.html 1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 家长怎么想 28,7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