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夏周末

小说迷的幸福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3日   第 07 版)

范俊

作为小说迷,我“入行”的时间算早。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刚会认字就爱看书,也缘于父亲是小学语文老师,时常带书回家,还有很多连环画,大伯家里的小书柜也放满了书,不知不觉就被我“清空”了。我人生最初的职业梦想是当图书管理员或者书店工作人员,至今我仍有一个开书吧的梦,这样我就可以利用工作便利看尽所有我想看的书。

最让我入迷的当然是小说,躲着大人的监督,白天看、晚上看、趴在枕头上看、躲在被子里看。上大学后,受诸多良师益友的影响,读了很多好书,至今或许我的小说阅读量仍然有限,但好在起步早、持续时间长,所以我自认为是小说迷。小说迷只是“勤奋”地看小说,纯粹沉浸于小说带来的乐趣中,是不愿承受过多精神负担、只想活得轻松简单的人。大学时大家爱读余杰的《火与冰》,我则宁愿在《飘》中读美国南北战争,在《围城》中读“局部的真理”“对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的智慧,在《玫瑰门》体会“热锅温油”的基础烹饪理论。

小说迷爱看的小说没有局限,有一段时间我与爱人专看张爱玲的小说,有时专看外国译著,有时专找知青小说看,前些年看了不少莫言的小说。莫言是大师,对他后期类似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我保持着远距离的深深敬意。每个作家的语言风格总会有各自的标签,所以我觉得隔开看其实更有惊喜,至今唯一最百看不厌的还是《围城》,那里面的语言和思想智慧让哪怕肤浅的人读,都会深受启迪。

前几年,时间相对闲暇,我重温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重温还是别有滋味的,如以前还是学生时看《三国演义》,在三足鼎立前感觉特别“难看”,主要是人物更替太快,如华雄出来就被斩杀,没活过一杯温酒,不过现在觉得却很有意思:虽然被“秒杀”,但他能和关羽一样同步流传后世,实为不幸中的万幸。

后来的某天,无意间经朋友推荐发现了一个网络小说的新天地,冒出很多有才气的作家创作的和传统小说不一样的好看小说(当然也有没营养的,那自然不叫小说),目前最爱流潋紫和猫腻的作品。流潋紫那么美丽、那么诗意,可还被诟病抄袭,只因总脱不了《红楼梦》语言的影响;猫腻仅从《红楼梦》的“留余庆”一曲便产生汪洋恣肆的灵感,成就《庆余年》。

钱锺书说鸡蛋好吃不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但我爱上谁的作品就爱去了解这个人,余秋雨书里书外“两张脸”,流潋紫是我曾经的同行,猫腻似乎是宜昌人……不喜欢猫腻的笔名,能取个像样点的吗?他总诚恳地和读者交流,敬称自己的爱人为“领导”,看来除了有才气,生活中应该也是一个幽默的人。不过我觉得佳人,不一定要配才子,才子除了多情,生活中往往作息不规律,蓬头垢面,甚至袜子塞在棉絮下,秋裤掉出半腿来,缺少生活能力,常年的码字工作很费脑细胞的,思维也会和常人有点不一样,好在另一半不是才子,仅勉为佳人。

因为觉得小说最大众、最简单,我曾经一度突发奇想,多看点小说说不定我也能出一本小说,最后发现自己太异想天开。我没什么才气,也拿不出想象力,勉强把生活中的经验写完就会写不下去。很多时候,小说家除了阅历、想象力、创造力,还需知晓天文地理,懂得文理兼修,融会古今中西,同时兼具散文家的文笔、诗人的情怀、思想家的深度,创作起来乐此不疲、乐在其中,所以或许小说的读者是最大众的,但真正优秀的小说家却是最难得的,所以我真心崇拜小说家、作家,他们做着很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特别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每一个文字都是他们的一滴滴心血。

看了猫腻的《将夜》,印象太深,时隔半年,再读其成名作《庆余年》,其实还没有完全看完,但因为此刻心里太喜欢、太幸福,所以我忍不住说出来,说完这些,我又可以安心做回一个安静的小说迷了。

我是20世纪70年代的人,70年代的人表达上很少呐喊,但会呻吟,也会休憩,更会忙里偷闲。小说陪我消遣了许多无聊的时光,也让我“虚度”了许多宝贵的光阴,可我还是要说:人生还有一种巨大的幸福感、满足感是源于小说,愈简单愈快乐!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恩施州委宣传部)

2022-07-23 范俊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165.html 1 小说迷的幸福 28,1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