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卓越工程师是如何炼成的?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0日   第 02 版)

本报记者 包松娅 见习记者 张 园

什么是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善于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复杂、综合性问题,动手能力强,兴趣专注度高,勇于创新创造,是工程师中的佼佼者;卓越工程师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见异思迁的人。在7月19日召开的全国政协“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忠阳对卓越工程师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张忠阳认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是高校与企业的共同使命。“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否则难以行稳致远;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否则难以熟能生巧。”

培养的课程,应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商定。通用的数理基础课程不能少,要求也不能降低,还要增加从业所需的多专业课程。张忠阳建议,学生本科期间以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工程常识为主,硕士期间应掌握多学科交叉运用的能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钱锋也举例说:“要探索‘工科+人工智能’‘工科+医学’双学位、主辅修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掌握工业生产、工艺、研发、质量检验等专业知识,也了解物流、法律、环保、安全、项目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工程学科融合。”

张忠阳说:“一定要多给动手机会,包括本专业之外的各类工程实践的机会,有条件要上生产线实习,条件欠缺时也要安排长时间观摩思考的机会。”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是一次性教育就可以完成的,怎样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保障高校和企业都有参与的积极性?钱锋建议:“一是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或兼职,引进和培育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二是鼓励制造业和信息技术领域教师对于工程技术难题开展跨学科研究;三是将教师解决企业实际工程问题作为岗位考评的重要指标。”

“没有思想难成大器,卓越工程师必须塑造独特的精神品质。”张忠阳提出,卓越工程师不仅要有优良的专业素质,还需要有实业报国、敬业奉献、规范严谨、开放合作、精益求精、敏锐审美的精神素养。他建议,既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也要尽可能创造国际交流机会,逐步塑造中国卓越工程师的风格和品牌。

医学领域同样呼唤“卓越工程师”。“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医疗国情,注重医学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具有突破思维的人才培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原主任张澍提出,要完善医学人才培养的“全周期”模式,医学人才培养的周期非常长,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给予人才成长的空间与支持。

2022-07-20 包松娅 张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7940.html 1 卓越工程师是如何炼成的? 27,9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