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钱锺书铭记恩人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31日   第 11 版)

张雨

1936年,文学家、翻译家萧乾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一次,他发表了杨绛的一篇文章,等到开稿费时,萧乾得知杨绛已随丈夫钱锺书去英国深造了。遇到这种情况,一般的做法是,先将这笔稿费存留,待到作者回国后再发放。萧乾却没有采取这种省事的办法,而是将稿费兑成外汇,悉数寄往英国。

47年后,也就是1983年的秋天,萧乾搬到了北京复兴门定居。一天,他偶然听说钱锺书夫妇就住在相距不远的南沙沟,于是前去拜访这两位近半个世纪未见面的老朋友。

钱锺书打开门后,躬下身子热情相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恩人来了!”这时,杨绛也迎了出来,夫妇二人你端茶我倒水,忙得不亦乐乎。这番热情的礼遇让萧乾有些意外,他不明白这两位文坛泰斗为什么对自己如此热情且真诚。

就在萧乾与钱锺书小酌时,萧乾借着一点酒力问钱锺书:“先生德高望重,我未曾帮先生什么,为何称我恩人?”

钱锺书笑着说:“你还记得47年前,曾经给杨绛寄稿费一事吗?那时正是我俩在英国最困难的时候,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啦。”

萧乾迅速在脑海里搜索着往事,半天才记起当年的那件小事。他万万没有想到,时隔半个世纪,那么遥远的一件小事,这位大学者却依然还清晰地铭记在心、念念不忘。萧乾不禁感动地说:“原来如此,这没什么,我对每一个作者都这么做的,为他们服务是我本分而已呀!”

钱锺书却坚持说道:“只要是帮助他人的事,分内分外又有何差别?我还是应该感激你呀!”

对于寄稿费这件小事,萧乾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然而钱锺书对萧乾的帮助,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依然时时铭记在心,并心怀感恩,这个细节,折射出他不仅有令人仰望的学术成就,更有令人敬重的人品人格。

2022-03-31 张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416.html 1 钱锺书铭记恩人 22,4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