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菡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出台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任务是什么?科技部有关领导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为何要出台《意见》?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科技发展越迅速,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伦理治理高度重视,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健全科技伦理体系的要求。
“科技发展自身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我们推动科技伦理治理、出台这个《意见》最主要的动力。”相里斌表示。
相里斌也坦言,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起步比较晚,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制度体系也不完善,领域发展还不均衡,还没有办法适应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国目前在一些领域科技发展已经走在了前沿水平,部分科技工作已经到了“无人区”探索发展的阶段,如何更好地引导科技向善,规范科技创新的行为,是出台这个《意见》的现实需求。
在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把科技伦理治理放在事关科技创新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各项工作,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政府部门、科技界的意见,2021年7月还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
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并于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
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重点在四个方面
“《意见》首次对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科技界和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提升对科技伦理治理重要性的认识,有效防范科技伦理风险,对推动科技向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将发挥重要作用。”相里斌说。
《意见》明确了伦理先行、依法依规、敏捷治理、立足国情、开放合作等科技伦理治理要求。提出开展科技活动应当遵循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五项科技伦理原则。
据介绍,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任务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是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统筹推进全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科技部承担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二是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提出了制定完善科技伦理规范和标准,明确科技伦理要求;完善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明晰科技伦理的审查和监管职责;提高科技伦理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性立法中对科技伦理监管、违规查处等作出明确规定;
三是加强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对科技伦理审查、监管、风险预警、违规处理等作出具体规定;
四是深入开展科技伦理教育和宣传。对科技伦理的教育、培训、宣传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如何审查和监管?
——从事科技活动的单位是审查的主体
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戴国庆表示,《意见》参照国际的通行做法,明确从事科技活动的单位是审查的主体,要求从事科技活动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科技伦理委员会,负责对其开展的科技活动进行伦理审查,有些单位目前还不具备设立科技伦理委员会条件的,可以委托其他科技伦理委员会开展审查。此外,还将探索建立我国的伦理审查委员会认证机制,提升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能力和水平。
在审查方面,《意见》对于科技伦理高风险的科技活动增加了复核机制,加强监管。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之后,各个地方和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对科技伦理高风险科技活动的伦理审查结果进行复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状态如何审查?戴国庆表示,要建立应急审查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审查的要求不能降低,但有些程序可以合并、简化,以达到提高效率和快速响应的目的。
在监管方面,《意见》对监管体系作出了整体设计,明确了不同主体的职责分工和主要任务。“监管是政府部门很重要的任务,各地方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科技伦理的监管制度,明确职责和流程,按照职责权限和隶属关系具体负责本地方和本系统的科技伦理监管工作。”戴国庆说。
“在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科技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抓好贯彻执行。压实主体责任,督促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单位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科技伦理管理;促进行业自律,推动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类社会团体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参与科技伦理治理,引导科技人员自觉践行科技伦理原则,坚守科技伦理底线;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科技伦理意识,引导社会公众科学、理性认识科技伦理问题,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营造更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相里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