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施卫东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其中,抑郁症成为青少年自杀的一大因素。为了预防青少年因抑郁而诱发的成长悲剧,目前教育部已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但是,去年上海某小学发生的学生心理普查事件,因操作不科学而引发广大学生困惑和家长担忧,也引发教育工作者对抑郁症筛查问题的深度思考。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要保证抑郁症筛查的准确性——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不同,目前诊断精神疾病普遍缺乏准确的工具和程序,主要通过考察患者的行为和功能作出抑郁症诊断。教育部学生健康体检抑郁症筛查方案提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PHQ-9量表开展抑郁症筛查”,但精神专科医生诊断抑郁症时,只把量表作为参考。特别是青少年测试者情绪状态更不稳定,不同时间做同一个量表,答案各有差异;若测试者事先知晓量表,掌握了评分规律,完全可能操纵测试结果。同时,滥用测试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心理普查事件中,医用成人问卷被误送到长宁区某中小学校,题目预设少年儿童已有抑郁倾向进行诱导性设计,一些题目明显有诱导之嫌。
要精准确定“病与非病”的界限——抑郁症作为自限性疾病,与个人的神经递质自发波动区间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相关,同时抑郁和不抑郁之间的相互转化随时可能发生。抑郁症的发作和痊愈,是淡入淡出的渐进过程,在人的精神领域里,病与非病、正常与不正常没有明确界限,健康与患病,其差别只在于程度不同。单靠体检筛查很难准确划定为“病与非病”,更难随时随地掌握青少年从“病”到“非病”的演变。抑郁症量表筛查统一纳入学生体检,部分学生被贴上“抑郁症”标签后,容易受到排斥和被孤立,给个人精神健康、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要做好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当前,不少人普遍对抑郁症缺乏正确认识,精神疾病长期被“污名化”,患者和家属病耻感严重。很多人包括未成年人,得了抑郁症不敢声张,偷偷摸摸看病吃药,更会有意识地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隔绝封闭起来。所以,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如对被确诊或疑似学生这方面隐私不保护好,会进一步加重青少年心理负担,甚至会增加患者自杀、自残的可能性。
避免好政策执行中的走偏——学生抑郁症筛查方案提到“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关注的具体措施目前不明确,存在政策落实有走偏的可能,如果给“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贴上无形的标签,学校在集体活动、考试资格、成绩统计等方面如果存在另眼相看,甚至因担心“会出事”而劝退或变相劝退,则会对这部分群体将会带来二次伤害。
如何让好的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能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又能为未成年人织就保护网?这需要教育、卫生部门及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首先,教育部、卫健委等部门应专门制定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筛查量表,结合学校表现、家庭日常、设备诊断等多种途径判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次筛查,不搞“一检定性”,提高筛查的准确性。改进对未成年人心理疾病的相关诊断用语,淡化抑郁症“疾病”的概念,不对群体贴“标签”,缓解其精神压力。
第二,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密,可考虑以学年为单位,未成年学生及家长可自主选择筛查时间和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点对点”告知,学校获知筛查结果应严格限定人员知晓范围。教育部门应出台抑郁症筛查学生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及隐私泄露追责机制。
第三,教育部门应明确规定“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的“重点关注”办法,教育、卫生健康及相关部门应协调联动,加强对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正确宣传引导,杜绝变相歧视、区别对待等有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作者系南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