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伟
今年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指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践中要注意防范八大认识误区。结合个人认识谈谈如何理解和认识八大误区。
一是只讲前半句,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张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仅要当好“世界工厂”,还要当上“世界市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既要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又要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而培育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是只讲后半句,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近年来,中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已经悄然改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要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三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不关心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只考虑建设本地区本区域小市场、搞自己的小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是针对全国而言的,而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各地区应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域位置、环境条件、人才资源等发展要素,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和任务,不搞违背规律的跃进式发展,才能使大循环更加通畅高效。
四是认为畅通经济循环就是畅通物流,搞低层次物流循环。畅通经济循环,就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并打通各环节内部和环节之间的堵点。物流在畅通经济循环中起到支撑作用,但不是全部环节。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还存在不少堵点,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不匹配,各主要产业门类间关系不协调,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等,这些因素使得经济发展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五是一讲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什么都自己干、搞重复建设,专盯“高大上”项目,不顾客观实际和产业基础,结果成了烂尾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方向的前瞻性、前沿性,加大对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建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核心技术的较量,拼的是产业体系的高下,久久为功方能实现飞跃式突破。
六是一讲扩大内需、形成国内大市场,就开始搞盲目借贷扩大投资、过度刺激消费,甚至又去大搞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扩大内需、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可持续的历史过程。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在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等方面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以此疏通供给和需求、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提高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效率。
七是不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注重需求侧管理,无法形成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因此,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八是认为这只是经济科技部门的事,同自己部门关系不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这不仅仅说是哪几个具体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牢牢树立“一盘棋”思想,以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落实落地。
总之,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作者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