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中部地区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国家着眼于新发展格局、基于中部地区比较优势提出的战略定位。我就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人力资源保障谈几点想法。
目前,中部地区人力资源短板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高技能人才供给短缺。以湖南为例,随着产业与城乡数字化转型,高技能人才短缺目前已成为全省普遍反映的问题。调查中发现,人才短缺主要属于结构性短缺,按短缺程度排序:最缺的是从事区块链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其次是服务于产业数字化转型后的一线数字化客服人才,三是从事制造业“车铣刨磨”等机加工技能人才,四是从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安全维护与修理服务人才。这四方面人才短缺状况在中部各省基本相同。为此建议:
一、在中部地区率先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结合落实全国职教大会“四大工程”“四大计划”,教育、人社、工信等部门通力合作,“跳出教育办教育”,建立与中部地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结合中部地区优势制造产业设立专业,实现由“政府办学为主”转向“混合所有制社会办学为主”,面向企业、园区选聘一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水平较高者担任院校领导和师资;建立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与中部地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适应的人才梯队。
二、创新职业院校学科建设与评估体系。落实全国职教大会“四大改革”“六项创新”精神,从体制机制、考核导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科评估、人事制度、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改“就业率考核为主”为“专业对口就业率考核为主”,开发适需的新型教材、教具体系与实训场景,教职工实施全员聘任制。
三、创办一批混合所有制特色产业学院。例如组建工程机械产业学院、轨道交通产业学院、区块链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通用航空特色产业学院、光机电产业技术学院等。学院实施“2.5年(在高校)+1.5年(在企业)”的课程与实践“双学分制”模式,全面开展定向生源培养的校企合作,探索政府、社会力量与制造骨干企业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改革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