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社区承载着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等职能,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石,工作重点是为居民提供服务。但从实际调查看,当前社区承载着政府行政部门的大量基础工作。如:党建、社会保障、市容卫生、经济普查、消防安全、计划生育、综治、信访、普法、再就业、妇女工作、青少年教育、防洪防疫等事务,考核任务重、指标多,加之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少,部分工作只能疲于应付。有时社区开展一次社区讲座或街头义诊,需要变换多个会标、挂多种宣传条幅,反复拍照留痕;有些现场检查会、模范宣讲会,需要居民“撑场子”,社区还要找居民当“会托”,不仅分散了社区服务群众的精力,也让社区活动形式化、变了味。
为此建议:
科学设立评价标准。社区工作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把为民办事、替民解忧作为评判标准,避免过多的行政考核加重社区负担。要厘清区政府、街道和社区的职责边界,清理社区承担的“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任务、报表和无效证明,真正做到真减负、少折腾,保证社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去。
清理社区考核任务。减少街道与社区的职能重叠,明确社区职责范围,防止上级的任务转嫁、考核评比和指标摊派,不得将社区作为招商引资、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等事项的责任主体。要避免让社区干部从形式主义、纷繁芜杂和没必要的考核任务中刚解脱出来,又被迫投入到另一个形式主义工作中去。
加强源头治理,严禁多头重复下派任务。社区不是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要建立社区职责细则,明确社区拒绝摊派工作的权利。严禁多头、重复向社区派任务、要表格、报台账,确须社区配合提供的,要注意从源头加以合并,实现数据共享、整合,减少社区负担。要坚决防止政府职能部门给社区派任务,把社区变为部门“下属单位”,将职能部门的任务推给社区干,加重社区行政化。
(作者系安徽省政协特邀信息员、致公党安徽省委人口资源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