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凌云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刘文贤带着他的调研所见所思,聚焦“一老一小”问题。
当前,“数字化社会”新科技给众多老年人带来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刘文贤认为,这是因为在数字化建设推进中,忽视了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另外,电子化产品的开发往往只遵循市场要求,而忽略了特殊群体的需要,让老年人难以适应。
如何跨越这道“数字鸿沟”?刘文贤认为,首先要优化数字建设方面的考核机制,增强对老年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在出台“数字化”建设考核制度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给足基层视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处理空间,以免政策条条框框束缚为民服务质量提升。同时,要优化服务质量,在提供服务时,要给出“非数字化”的替代选项,为不会上网的老年人留下传统通道;要多开展送服务活动,为不会上网、无法上网的老年群体提供必要帮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在刘文贤看来,目前尚有两大问题需重视解决:一是托育服务供需严重失衡,二是托育机构服务缺乏标准,管理不规范。
刘文贤提出加大规划引导力度,科学编制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婴幼儿托育事业和托育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政府在公共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鼓励和支持托育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刘文贤建议,探索公办机构示范引领、整合社区服务体系、推进早教机构向托育机构转化、拓展幼儿园服务范围等多种形式,多元化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体系,出台托育服务机构设置标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行业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