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健康的国际合作模式应以“可控开源”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
科技创新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当今重大科技突破越来越依靠多学科交叉和多项关键技术的集成,我国在工业精密设备、高端半导体芯片、基础与工业软件等若干关键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完善我国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面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发展的迫切要求,需要科技工作者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需要对事关国家长远竞争力的核心关键领域,全面加强科技创新部署,面向长远目标形成系统性的布局,前瞻性地储备技术。
一是着力加强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在此基础上,迫切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二是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健康的国际合作模式应以“可控开源”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所谓“可控”是在若干环节打造非对称优势的“长板”,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所谓“开源”是在此基础上互通有无、博采众长,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积极参与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为技术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我们不断取得世界首创成果。
三是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方式灵活,可以和国家科技投入互为补充,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需要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渠道,鼓励资本市场适度放宽对科创企业的盈利要求,形成促进创新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技创新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来实现。当前,有关部门已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包括九三学社成员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有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