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广告

在保障国家油气战略安全中作出新贡献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纪实

长庆油田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长庆油田在贫困乡镇建成一座育肥羊厂,预计4年出栏20万只。

长庆油田推广丛式井组开发模式,大幅减少占地面积。

长庆天然气保障50多个大中城市4亿居民清洁取暖。

长庆油田的发展是从陇东一个叫长庆桥的小镇起步的。开发建设50年来,长庆油田始终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艰苦创业、拼搏奉献,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西部大庆”,成为我国目前产量最高的油气田。近年来,长庆油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大打勘探开发进攻仗,谱写了油气兴国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

长庆油田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复杂,资源禀赋差,非常规油气占主导地位,油气层被业界形象地称为“磨刀石”,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气藏,其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

破解非常规问题,需要非常规技术。长庆油田由侏罗系油田向更深层三叠系找油和古生界找气战略转移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储量超4亿吨级西峰油田,勘探就经历过三次失败;在攻克5亿吨储量的姬塬油田时,曾五次无功而返;在10亿吨级庆城页岩油田的勘探,历时近20年。长庆技术人员坚守高原大漠,在实践中终于掌控了获取油气资源主动权,先后找到陕北、华庆等4个探明储量超10亿吨规模大油田,擒获苏里格等4个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大气田。

作为“三低”油气田,长庆油田的显著特点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井不压裂不出油,储层不注水没产能。从上世纪80年代初,长庆油田在陕北革命老区安塞谭家营打下的第一口探井,到上世纪90年代安塞油田投入规模开发,经过8年技术攻关,终于开创了我国特低渗油田经济有效开发之先河。在没有国际先例的情况下,长庆油田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特低渗、超低渗油田、致密气田开发等非常规技术系列。从2003年油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到2013年油气当量超过5000万吨,长庆油田创造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田高效开发的奇迹。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以及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油气进口不确定性风险增大。中央提出“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要求。长庆油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连续10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3亿吨,连续14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油气探明储量占全国35%以上,率先建成了我国百万吨级页岩油示范开发区和首个400亿立方米大气田,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超过7.6亿吨,油气年产量分别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和1/4,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长庆贡献”。特别是2020年,长庆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攀上了我国油气田产量的新高峰。

长庆油田作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引领者,在探索中形成了安塞模式、靖安模式、华庆模式、靖边模式、苏里格模式等十大低成本开发模式。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集成创新的900多项适用技术,嵌入油气田建设、生产、管理等关键环节,驱动油气开发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缓解了油气开发成本压力,有效对冲了历次国际油价暴跌带来的经营风险。

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超低油价叠加影响下,多家国际石油巨头陷入财务亏损,北美众多页岩油企业纷纷破产。长庆油田在压缩投资、降低成本上超过100亿元,全年不仅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生产目标,还贡献利润超过150亿元,创造了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效益发展的成功范例。

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在中国向世界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后,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只是保障油气资源的接续,还包括生态环保、绿色发展。长庆油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责任重大。

长庆油田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与油气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油气生产与环境保护,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确立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油田建设目标,逐年加大存量治理与增量保护。所开发的安塞、西峰等4个油田先后被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为今后的油气开发树立了典范。

“十三五”期间,长庆油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坚持环境治理、植被恢复、清洁生产一体化推进,累计投入安全环保资金超过100亿元,制定了长庆油田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林缘区、水源区、农缘区、库缘区等8种生态保护模式。先后在陕北、陇东区域启动绿色矿山、水源区保护、陇东碳汇林、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建成“中国石油长庆林”“长庆碳汇林”等10多处大型绿色屏障,油区绿化面积达95%,仅甘肃陇东油区碳汇林面积就达80多万亩,榆林气田生产区域沙化土地治愈率达到93.24%。

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增长最快的绿色能源。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担负着向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任务。超过400亿立方米的年产天然气量,通过西气东输、陕京管道、靖西线等13条天然气干线,源源不断地输往京津冀地区和陕甘宁等区域,形成了安全稳定的气源地,对改善大气污染、净化蓝天、调整能源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长庆油田生产天然气达448亿立方米,约占国内当年天然气总产量的1/4,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气以来,长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天然气超470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了5.69亿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物15.45亿吨,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

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鄂尔多斯盆地被誉为我国油气资源的聚宝盆,地下油气资源丰富,地表贫瘠荒凉,历史上农牧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也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属我国西北内陆“老、少、穷”地区。

长庆油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攻坚重大部署,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肃陇东千万吨能源基地、内蒙古天然气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推动构建国内最大的储运、炼化、销售、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一体化油气产业集群,扶持油区中小企业6000余家,在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井场绿化、井站保洁、油区巡护等方面创造就业岗位20多万个,积极吸纳地方劳务人员就近就业。20余万员工家属融入地方生活,建成了西安、银川、庆阳三大生活基地,有力支持了西部省区城市化进程,为油田所在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庆油田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实施“责任承包、定点解困、消费扶贫、精准脱贫”,支援贫困村镇义务教育、修路、培育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产业发展,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仅“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8.76亿元,支援陕北、陇东贫困地区道路建设、文化教育、人畜饮水等项目,搭起了企地和谐发展的“连心桥”。

三年脱贫攻坚战中,长庆油田与地方党委政府联手推进“一户一策”和“三年帮扶计划”,组建驻村工作队,选派17名驻村干部,安排85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185户4963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石,在定点扶贫村投入资金900万元,突出基本生活全保障、兜底服务全覆盖、基础建设补短板、培育产业强支撑,实施养殖等帮扶项目近130个,为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文/秦 楚 张永超 张国强

2021-03-06 秦 楚 张永超 张国强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621.html 1 在保障国家油气战略安全中作出新贡献 2,6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