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金玉
“吃着家乡味儿,说着家乡话,在京过出家乡年。”湖北籍的小芳正月初一如此发了朋友圈,配图是她的一家三代和同样留守北京的湖北籍同学一家三代相聚过年的场景。
“忙乎了半天,亲手准备满桌的年夜饭,招待留守的朋友们,切实感受到以往妈妈的辛劳。年味儿,原来就是妈妈身上家乡菜的味道,以前我却不曾好好去体会。”新疆籍晓洁发微信感言。
“这是我十年来第一次在年夜饭时吃到家里的手工水饺……”石家庄籍小伙子王超在朋友家吃年夜饭时,突然冒出一句话。以往春节,他或在海外留学,或外出聚餐。没想到疫情下,让他在除夕吃到了家里的手工水饺。
……
一晃,春节就这样过去。节前,无数人为不能回乡过年遗憾,感慨着远离家乡的春节,就是远离了年味儿。但七天过后,无数人又开始感慨,离开家乡的春节,好像年味儿更近、乡情更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道出了离开故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道出了一个人生哲理:离开了,才更想念;失去的,才更珍贵。
随意问问身边的人,特别是原地过年的青壮年们,以往若干年,当围坐在父母身边,享受着他们带来的美食,他们给予的爱,几人曾认真琢磨:家乡的这道菜有何寓意?某一个年俗有何讲究?为了这顿年夜饭父母筹划了多久又准备了多久?
反倒是今年的原地过年,在父母源源不断寄来的年货快递中,细枝末节的年俗指导中,深深的思念和切身的感受中,让更多年轻人体会到年味儿所在和年的意义。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五迎财神啦!”“初六送穷鬼!”
这些信息,刷爆春节期间的朋友圈。笔者相信,此前,40岁以下的年轻人少有人知这些年俗。当然,不乏媒体广泛推送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远在家乡的父母生怕异地过年的孩子少了年味儿,而逐一不停地用爱的信息安抚着游子想家的心。
春节前,一位朋友收到父母寄来的十几个年货包裹,他说,“没能回去过年,这些包裹里都是父母溢出来的爱和故乡浓浓的年味儿。”
说真的,作为“90”后一代,笔者真的认为,不期而至的这一场就地过年,远了故乡,近了年味儿。
疫情面前,我们更懂了责任和担当,我们也更需要坚强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