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我当轮值镇长

天涯小镇的儿童们也参与了“天涯小镇图腾”的绘制

方李莉

与天涯小镇的机缘

2019年我担任了“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北京”和“中国艺术乡村建设·深圳”两个展览的策展人,就是因为“中国艺术乡村建设·深圳”的展览,让我有机会认识了当时参展的海南华侨城发展有限公司“海南天涯小镇文旅”项目的范增友总经理。为了做好展览,我事先去了一趟天涯小镇了解情况。那是我第一次去天涯小镇,范增友很热情地给我介绍了小镇的情况,告诉我,他们的理想是要建设一个文艺小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20年夏天,范增友给我打电话说,他们为了给小镇赋能,开展了一个邀请不同领域有兴趣和有未来合作可能性的人到他们小镇做轮值镇长的项目,并说,很想邀请我去做一次。当时我听了很犹豫,我的研究让我有兴趣去帮助他们,但又因为手头上的事情太多,顾不过来。后来,我答应可以去,但待不了太长的时间,顶多3天。不过我可以推荐我身边的年轻人们去帮助他们。

就这样,2020年夏天,我带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永健副研究员(他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生,也是我一个单位的同事)一起去了。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小镇,我去过国外的许多海岛旅游胜地:马尔代夫的岛屿、印尼的巴厘岛、韩国的济州岛,斯里兰卡的亭可马里等,但却从未到过国内的海岛或海滨小镇居住过,中国有许多的小岛和海滨小镇如果建设得好也能吸引不少游客来度假或旅行。

抱着帮助小镇发展,同时也深入了解一下中国海滨小镇的想法,我和王永健博士一起坐飞机到达了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小镇离机场很近,只有11公里。下飞机后,小镇派了一位年轻的帅哥——小陈来接我们,他自称是镇长助理。我们在小镇期间将由他安排我们的食宿和所有行程。一路跟他聊天了解到了不少小镇的信息。由于小镇的美丽,吸引了一些文艺青年在这里驻留,我们住的就是镇上的一位文艺青年开的民宿。

晚上老朋友范增友在一家面临大海的具有当地风情的小饭店请我们吃海南的椰子鸡,我在北京也吃过,当然还是在海南吃起来更正宗。不久我们就开始聊工作,范增友告诉我,天涯小镇距离三亚市只有22公里,距离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也很近,还有高速公路,交通非常便捷。由于其位于天涯海角、南山寺、大小洞天这三大景区的中点,县道从小镇穿过,是古今文人墨客寻找正宗的“天之涯,海之角”,所以,每到旅游旺季,一天有数万游客从这条路上经过,络绎不绝,但尴尬的是,鲜少有人在此停留。华侨城请来各路人才担任轮值镇长,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贡献智慧和资源帮助小镇发展。

了解情况以后,我认为建设一个可以吸引人的海滨小镇,仅靠自然环境是不够的,必须还有文化和有故事。所以,我决定还是保持人类学者的风格,先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镇的历史、小镇的文化和小镇的人。

天涯小镇的故事

第二天在小陈的带领下,我们先到小镇的本地人那里了解情况,小镇的房子全部是蓝白两色,有一种地中海的风情。由于有旅游业,镇上的居民还算稠密,我们先采访了一些当地的老人,了解到古代这里曾经荒无人烟,但由于是在栈道边上,所以,在清代有三兄弟来到这里开旅店。最早这个地方叫三间房,也许是只有三间房的旅店。后来随着生意的兴隆,不仅饭店扩张了,还来了不少的打鱼人,渐渐这里热闹了起来。但目前镇子上的人主要是靠开店做生意,很少有人靠打鱼为生了。我们问,为什么?当地人告诉我们前些年由于渔民们用电网打鱼,这种渔具几乎把所有的鱼都能打净,致使海里的鱼迅速减少,为了保护海洋的生态,政府就不让渔民出海了。现在即使出海也只能是放排钩,一种非常传统的钓鱼方式。

由于这是邻近海洋的镇子,当地的居民信奉龙王,这里的五条街是以五种“白黄绿黑红”不同颜色的龙来命名,每条街供奉着一个龙头,每年还有各种相关的民俗活动。我待的时间很短,不可能帮他们做太详细的考察,但我想帮他们开一个头以后让他们自己做。我试图挖掘当地的手工艺,通过了解知道以前这镇上有铁匠铺和银匠铺,这个镇子的周围不仅居住着汉族人还有黎族和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居民,当时的铁匠铺是为周边不同的民族打造各种农具,而银匠铺则是为周边不同的民族结婚嫁闺女打首饰。现在铁匠已经后继无人了,但还有一家打银器的,我认为,也许可以恢复这些工匠的作坊,让这个镇子有点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

另外,在当地一位妇女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还找到一些会唱当地民歌的老人,年纪都比较大了,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几岁,这些本地的歌谣如果不及时整理和传唱也许以后就失传了。这些歌对当地人来讲,不仅是一种娱乐,还是有关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的记录。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听说我要听她唱歌,她赶紧到屋里拿了一本很破旧的歌本出来,要照着歌本唱给我听。我打开歌本一看,歌本的名字叫《醒世民歌》,里面的内容有:养育儿女,寸草心;勤操家务,服侍姑嫂;孝敬父母,美德流芳;平等互助,和处妯娌;兄弟团结,手足情深等等,都是一些如何与家人相处、邻里相处、社会相处的格言。现在讲究社会治理,这就是最好的镇规民约,最好的民间治理方式。

但是这些长期流传下来的文化,如果没有人关注,久而久之也就消失了,我告诉范增友他们,这些内容都是小镇未来发展的人文资源,也是小镇可以流传下来的故事,需要派人去整理和收集。

镇上的文艺青年

我在镇上不仅看到了这些年纪大的老人,也看到了一些朝气浪漫的文艺青年,而且以浪迹天涯的音乐人为多,他们都不是本地人,是来自各个地方。7月份的三亚天气非常热,小陈带我们去了一个叫回响小酒馆的地方,让我们边吃具有当地特点的“清凉补”,边听音乐。这是一对青年夫妇经营的酒吧,女主人卖清凉补和其他的饮料,男主人支起一套音乐设备为客人们演唱音乐。这位男主人叫管今,虽然出生农家,却从小酷爱音乐,大学毕业后没去找工作,而是骑着摩托车,背着吉他,一路边走边唱。靠着一路上卖唱的收入支撑旅途,历时3个多月,骑行了3万多公里。

5年前,他来到天涯小镇,停下了流浪的脚步,在这里成家,并跟爱人一起在天涯小镇经营了这家回响小酒馆。主人很实在,给我们每人满满的一大碗清凉补,在音乐声中我们享受完了这些美食,同时也在感受音乐人的执着追求。

所有的轮值镇长都有一定的任务和仪式,其中有一个任务就是做一个现场直播的视频节目,直播的主持人叫和逸飞,当地人叫他“飞哥”,是安徽亳州市人曾担任过国际ITF一级网球教练。2015年来到天涯小镇红龙街,和著名音乐人刘寅(菜刀)一起在红龙街开了个24小时不关门的公益书院,名字叫天涯小院。里面不仅可以看书,欣赏音乐,还提供饮食和民宿。这是一个面对大海的小院,风景非常美丽,“飞哥”非常好客,这里是镇子上的重要沙龙所在地,他经常既是老板,也是歌手,有时还亲自下厨。刚接到他的信息,他目前又重新装修天涯小院,不久即增加了黎族陶艺的体验中心和展示。

到这个小镇来的人都不是为了挣钱,很多是为了浪迹天涯的那种感觉,所以都多少有点艺术气质。

这些有情怀和浪漫的外来者们也影响了当地的年轻人,当地有一位年轻人叫“马鲛鱼杀手”,是一位捕鱼能手,也是一位经常发捕鱼抖音的网红,我和王永健曾早上3点跟他一起出海捕鱼,早上3点钟天还没亮,我们一人头上戴了一盏灯,穿上一件红色的救生衣,随着船飘入了大海。“马鲛鱼杀手”和他父亲头天就下了鱼钩,我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些鱼钩收起来,有的上面勾到了鱼,但大多数是空的,一早上的收获是捕到了10条鱼,最大的两三斤,一般是一斤左右,因为这不是捕马鲛鱼的季节,所捕到的大都是金枪鱼。这样的收获也就是仅够成本,因此,捕鱼在这里不再是谋生,而是爱好,甚至是为发抖音的艺术了。

继任的两位轮值镇长

离开之前做了一个讲座,讲我在这里的体会和看法。我的认识是:一、小镇的发展,人是核心,人是文化的载体,人是文化的搬运工,没有人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何来文化产业?何来旅游业?因此,要研究这个小镇的文化特色;二、以这个小镇目前的发展基础来说,可以建设成一个文艺小镇,但需要有人来策划,还需要艺术家们来参与。但这个工作不是一下子能完成,所以我推荐了王永健博士来当我的继任者,他是学人类学的,可以继续研究小镇的文化。

为此,继王永健博士以后,我又推荐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副秘书长青年艺术家、策展人朱阳到那里担任轮值镇长。到达小镇后,通过考察,朱阳对当地的艺术资源有所了解,接下来与该项目合作策划了一个“天涯小镇生态环境保护主题艺术展”,由朱阳担任展览的策划人,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张潇琳担任展览执行人。这次活动在筹备和进行的过程中贯彻了“用社区居民参与的艺术方式将环保的理念植入到当代居民的生活样式中”“艺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策划理念,除向社会征集的作品以外,还包括了艺术家与当地居民共同完成的“天涯小镇沙滩涂鸦作品”,这是一幅2米高、30米长的巨幅作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乐耕教授主创,并与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夏冰、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叶双贵、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范佳、湖北美院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张学龙、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李宁博士共同完成。

在王永健的组织下,天涯小镇的居民也与艺术家们共同参与了整个涂鸦创作:有些居民参与了绘画,有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有些人提供了自己拍摄的照片,并张贴在涂鸦作品中。天涯小镇地标性的“五龙”街被艺术化为白、黄、绿、黑、红五条飘逸的色带,鱼、蟹、云、椰子树、渔船、龙舟、人物等天涯小镇的符号与日常生活场景以艺术化的夸张造型穿插其间。整个作品色彩亮丽,别具生活气息,被当代居民誉为2020年“天涯小镇图腾”。

按策划人朱阳的设想,这幅由天涯小镇民众们共同绘制的“天涯小镇图腾”,将成为这个小镇的象征物被永久性收藏,同时还可以开发成各种文化产品和艺术产品,如服装、鞋帽、窗帘、椅垫等等上面的纹饰。为了更好地推动小镇的文旅发展,生活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张磊博士、副秘书长张朵朵博士也来到了小镇,一方面担任活动的评委,另一方面和朱阳一起商量和策划,以后在小镇举办“中国生活样式”双年展的计划。生活是文化的总和,生活样式就是文化样式,推动中国生活样式就是推动中国文化样式。如果能让全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来共同思考这一问题,而将天涯小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实验地是非常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王永健也在思考如何研究这座小镇的文化和人,让他们传承自己的文化的同时参与到当下的社会发展中,通过文化和艺术做到新的转型与发展,我计划派两个研究生一起加入这个研究中去,我也会一直关注这一小镇的发展。

在小镇上当轮值镇长的体会就是:一、学术需要与社会实践结合,才能保持活力,也才会有许多新的思考。二、作为小镇的发展也好,乡村的发展也好,首先要关注人,不仅要关注人的文化,人的行为,还应该关注人的心态、人的想象力、人的创造力。未来的社会发展,文化是生产力,里面的核心是人对文化的传承,人对文化的推动与创造。

(作者系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2021-02-08 方李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523.html 1 我当轮值镇长 1,52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