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描摹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创作《毛江森传》漫谈

1987年5月,毛江森给参与第一批人体试验人员朱某注射甲肝疫苗针。

▲ 《毛江森传》 陈崎嵘 著

陈崎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有一大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科学家、病毒学家。

由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为科学家立传,为人民画像,是一项立足时代、意义深远的科技文化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毒学家、我国甲肝疫苗发明者毛江森被列入首批传主名单。笔者阴差阳错,有幸成为执笔者。

毛江森院士,是一位终生与病毒打交道,并研制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为我国乃至世界消灭甲型肝炎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病毒学家。

面对着传主毛江森,笔者宛若面对一座高峰,让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感。创作记录其生平事迹的传记,犹如开采一座蕴藏量丰富的精神宝库。

笔者一路走来,搜集人们对于毛江森院士的不同记忆,收获满满的尊敬与感动。人们对于毛江森院士的那种尊崇,让人印象深刻。毛江森院士的形象因其精神河流的开掘和生活碎片的重组,逐渐显得立体、丰满、生动和鲜活起来。

采访和记录从毛江森院士幼年足迹开始。

在毛江森院士故里贺仓村,笔者与村里93岁的毛成美老人交谈。他回忆起毛江森幼小时与同伴们读书、捉迷藏、玩泥巴的趣事,使笔者仿佛穿越到毛江森院士的童年生活之中,置身于山村晒场,看到其艰难生活中难得的一丝快乐。

杭州高级中学、上海医学院、协和医学院,是毛江森院士的母校,是他求取知识、孕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节点。在那些至今仍具有郁郁书香、浓浓花香的教室和甬道上,笔者摄取着莘莘学子毛江森攀登知识高峰时留下的清晰旅痕。

火红的五月,笔者曾陪伴毛江森院士参加杭州高级中学百廿年校庆。他深情地回应师友们的问候与关切,真诚地回答小师弟小师妹们关于杭高岁月与人生奋斗的提问。在千百双眼睛中,我们捕捉到他对母校那种感恩与依恋的目光;在雷鸣般的掌声和鼓点中,我们感受到他对母校那份割舍不断的特殊情义。

凉秋八月,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笔者置身于上海医学院新旧校区。毛江森院士当年就读的教学楼已辟为校史馆,在周边林立的新建筑群中,它恍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亦如一张全息成像底片。似乎正用斑驳的水泥地面、掉色的朱红漆柱、缺损的琉璃瓦片,向后来人回放着昔日风景,透露出那些难以泯灭的书生气息。

那天午间,秋阳泼洒到红砖砌筑的高楼上,呈现出别样的色泽。笔者在上海医学院新校区学生餐厅排队就餐,移步寻觅毛江森院士提及过的狮子头和大对虾。一时浮想联翩、感慨良多。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当年,新生共和国像父母珍爱自己的头胎儿子一般,从有限资源中拿出最精华部分,养育这些天之骄子,希望他们快速成长,报效祖国和人民。于国家而言,那是一种怎样的胸怀?于毛江森们而言,又是一种怎样的幸运哦!

之后,笔者怀着尊崇的心情,在上海医学院创建者颜福庆先生塑像前留影。没有颜福庆,就没有后来的上海医学院;没有上海医学院,就没有现在的毛江森。笔者觉得这似乎是在代传主致谢与感恩。在那尊塑像前,笔者更直观地接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范例,更深刻地领悟根与叶、源与流、因与果、得与舍、大与小之关系。

笔者还曾走进那浓缩着已往岁月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档案馆,拂去落满纸面的灰尘,还原20世纪60年代激情燃烧又坎坷曲折的场景,寻觅青年科学家毛江森迸发出的智慧火花、面壁破壁的勤勉身影。

己亥盛夏,笔者奔赴康县和兰州。大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个山头连着一个山头,一个隧道接着一个隧道,极容易给人一种没有方向感、没有路尽头的感觉。这使笔者联想到当年毛江森院士一家下放康县时的漫漫长途。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在康县岸门口镇,笔者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山绿水间,到处是别具一格的农家乐、乡村游,农舍簇新、酒幡招展,溪水绕村、游客络绎。抚今追昔,使人感慨万端:同样一片天空,同样一块土地,采用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发展思路,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生气与窒息、繁荣与萧条、富庶与贫困,全在于道路选择。由此,笔者更深地理解了毛江森院士当年的那种迷惘与困惑,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同样,在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口,笔者遇到了正坐在小凳上休憩的村民张玉龙。老人家今年已95岁,但身材健朗,平日里照常上山下地干活。当年,岸门口公社卫生院院长毛江森曾多次给他看过病,故记忆深刻。当笔者请他回忆一下毛江森院长时,老人家说出了一句令笔者惊诧的话:毛院长态度很好,个子很高。其实,毛江森院士个子并不高,但他留给当地老百姓的印象却是高大的。这自然是一种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高大,也就是文人们经常形容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吧。

笔者一次又一次找毛江森院士本人、夫人张淑雅医师、大儿子毛子旭教授、小儿子毛子安总经理及毛江森院士团队的人,还有他的同学、同事。回忆,介绍,钩沉,查阅,让一些人物、故事、细节穿越时光隧道,再次呈现出它的本来面貌。让人感受科研的艰难、懂得创业的不易。

还有,众多记录与反映毛江森院士科研生涯、科研成果、科研精神的学术论文、专利证书、新闻报道、影视视频、书信邮件、档案文献,乃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课《病毒学》课程。笔者拼尽全力,在史料与实物的海洋中游弋、漂浮、深潜。

怎样描写科学与科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克莱夫·汤普森(Clive Thompson)曾说过,“孩子们觉得科学枯燥的原因之一是,很多老师将其呈现为死记硬背的一堆事实。其实,科学不是关于事实本身,而是寻求事实的过程,是科学方法。是我们在无知的迷惑丛林中疾驰的过程,是动态的、有争议的、有合作的、有竞争的过程中,会有片刻间出现的狂喜和长年累月繁琐的工作”。

这段话,给笔者以极大启迪。为科学家立传,罗列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当然必要;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作为传记,必须透过这些事实本身,刻画出探索、攀登的过程。包括无数的曲折与瞬间的狂喜,包括长年累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繁杂琐碎的工作,还包括经历过的无数次失败乃至沮丧。简言之,要有故事、人物、精神,要写出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科学家,毛江森院士具有其独特的人生境界与精神品格。

其一,为国为民。一位伟人曾指出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也是原则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学医为民、科研为国。这是毛江森院士的初衷,也是贯穿其一生的思想情感主线。诚如法国著名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Bardes)所言: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毛江森院士以自身言行告诉人们,科学家有身份归属的问题,有为谁服务的问题,还有情感倾向的问题。毛江森院士的可敬之处在于,他服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学社会之所需,做民生之所急,提出“为了消灭甲肝”这一宏大目标,并牢记初心、贯穿始终。最终,把国家之需、民生所盼、人类所益、个人所长结合起来,臻于完美,可为师范。

其二,独立创新。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活动,毛江森院士深悟此道。他赞同独立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思维,服膺孔夫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的古训。从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从不作假虚饰,夸夸其谈。他在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领域,提出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科学思想,在甲肝疫苗领域取得举世公认的成果,在突发的重大疫情面前敢于亮出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也向全社会传递了真知良知。卓然一家,堪称大器。

其三,坚持坚韧。毛江森院士是一位有大志向的人,也是一位有天分的人。但更为可贵的,毛江森院士不是一位常立志而是立长志的人。一旦设定目标,认准方向,就坚定不移、始终不渝。但凡做事,不是先想到其难,而是立志如何克服。犹如古人所吟唱的那样:“虽九死其犹未悔”“衣带渐宽终不悔”。无论是生活境遇,还是科研难关,毛江森院士走的不是一条笔直平坦、鲜花铺地的大道,而是一条曲折坎坷、荆棘丛生的小道,甚至是前无古人、荒无人烟的原始丛林。毛江森院士的成功,固然有时代的社会的团队的种种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毛江森院士个人的坚持与坚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毛江森院士用其人生,再次印证了老祖宗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的那段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其四,淡泊名利。人的一生会有诸般诱惑。共产党人倡导“拒腐蚀、永不沾”,佛学则讲“五戒”。毛江森院士的人生旅途一如普罗大众,也曾有过种种名的诱惑和利的考验。他原本可以弃医从政,或许官至高阶;他原本可以占股上市,或许数以亿计。但毛江森院士钟情科研、挂虑民生。上半生甘于清贫、乐于学问,下半生安于寂寞、耻于浮躁。一生孜孜于学问,欣欣于实验、耿耿于实效。视名声如浮云,弃巨款似敝屣,体现了一位老科学家的高尚情操。

毛江森院士以其毕生实践告诉社会、告诉人们、告诉后来者:什么是科学家?怎样成为一名科学家?仅有科研成果的人,还不能算是科学家。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是科学思想+独立人格+科研成就三位一体的人。

有论者指出,《毛江森传》是一部十分沉静的作品。作品以平实的语言,讲述着医学科学家毛江森的人生故事。读后方知,作者并非没有热情,而是把热情沉潜于一个接一个故事叙述当中,是一种真正的内心认可和亲近。无须刻意煽情也一样能传递出对传主的崇敬与感情。这是一种有深度的理解,也是一种文学创作上渐趋成熟的体现。

如此,则为笔者所愿矣!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

2021-02-08 陈崎嵘 ——创作《毛江森传》漫谈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522.html 1 描摹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1,52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