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
这次普洱之行,我想先去拜望“民族团结誓词碑”,但主要目的却是寻访一份70多年前的礼单。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园内,我看到了这块高不足一米五,用白色石灰石雕刻的石碑,过去几十年里它经历多次辗转,如今定居于此,成为普洱市一处不可错过的历史见证和游赏佳处。石碑上镌刻着云南26个民族宣誓拥护新中国的誓词,从各民族代表的亲笔签名上看,有些是傣文,有些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拉祜文,还有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代表则使用汉语签名。石碑的落款是“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这座石碑和我正在寻访的礼单,全都因为这个时间点变得意义深刻。
树立此碑之前3个月,也就是1950年9月29日,距新中国成立1周年庆祝大典还有两天,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设盛宴,款待400多位受邀参加庆典的全国各民族代表。周恩来在致词中说:“为逐步改善和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而努力,以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然而,就在此时此刻,云南普洱区进京参加大典的34名各民族代表才刚刚赶到重庆。
据当事人回忆和现有史料记载,普洱区各民族代表是从9月初陆续出发的,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普洱还不足7个月。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面临着多么复杂的国内问题,还要面临多么危险的国际环境,今天我们只研究史料,实在难以体会当时中央政府所面临的压力之大和困难之深。
应该是中央西南各民族访问团提出的方案,建议邀请普洱地区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新中国成立1周年庆典,让他们借此机会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自觉参加新中国建设,融入新生活。考虑到1950年中央政府繁忙、复杂的工作和千头万绪的国际国内状况,以及落后的交通和通讯状况,中央政府邀请普洱各少数民族代表上京的决定,8月初便能传达到刚刚成立3个月的宁洱地委和宁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真的已经很快了,只是,此时距离国庆大典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我乘大巴车从普洱市出发前往西南边境的西盟佤族自治县,高速公路加上国道,大约行驶了7个多小时。于是我想,1950年这里没有公路,所谓交通干道其实就是马帮千百年来行走的小路,而通往各部落村寨的则都是猎人行走的小径。当时宁洱行政公署和各县的干部需要深入到上千个部落村寨,多次往返,做通部落头人的思想工作,其工作强度和困难程度之大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据当年县工委干部的后代讲,干部们深入部落村寨必须随身携带步枪和长刀,因为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即使有猎人小径,也需要使用长刀开路方能勉强通行,况且那时华南虎、金钱豹和黑熊等猛兽时常出没,伤人的事经常发生。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在已经通了公路,实现电气化和网络化的村寨吃午饭时,还听到村干部讲,昨夜有黑熊偷袭了他们村民小组在山里的养蜂场,毁伤几十只蜂箱。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村干部黑红的脸上并没有恼怒,而是那种半无奈半得意的表情,因为这种自然环境烣复带来的新麻烦,却会成为最好的旅游信息传播出去,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游客。然而,对于1950年的民族工作干部来讲,比猛兽更危险的,却是山林中还有不少土匪和国民党残兵,干部们为部落村寨送去的盐巴、布匹和粮食等生活物资,是土匪和残兵抢劫的主要目标。
从1950年8月初接到中央决定,到9月初开始动身前往北京,普洱的干部们只有1个月的时间说服各部落村寨的头人们。今天我们在普洱的村村寨寨看到的情况,与当年干部们所面临的情况有天渊之别。今天普洱各县早已脱贫,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洗衣机,农用机车和摩托车非常普遍,拥有小轿车的人家也不少。但是在1950年,普洱地区绝大多数的部落村寨正在从原始社会后期向奴隶社会初期过渡,部落组织是头人制,打猎和种植旱稻是他们勉强果腹的食物来源,对外部世界只知道些年代久远的传闻。关于这次邀请普洱各少数民族代表进京观礼的事,已有不少文字纪录,网上可以查到,但这项工作的艰难,复杂和繁琐程度,以及不断反复的过程,怕是用语言文字难以翔实描述。现在我们还是回到本文的主题,谈谈礼单的事。
这份礼单原件保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全称是《首届国庆观礼西南各民族代表团礼品册》,我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见到了复制品。我看到,普洱各民族代表赠送的礼物中,有几件“衣服”或“捻线工具”等与纺织有关的礼品。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由于普洱的许多部落村寨太过偏僻,他们的茶叶、药材等农产品几乎没有对外交易的价值,能够带出山外,换取盐巴、铁器等生活必需品的可交换物,只有他们生产的极少量木棉纺织品。由此可见,礼品中的“衣服”对于他们的珍贵程度,完全超出了我们今天的认知常识。
除了纺织品之外,普洱佤族的礼物中有“弩二张,弩箭一壶”,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这份礼品在佤族人心中的贵重程度,怕是高过机关枪对于现代军队的价值。同时,我在送礼人名单中看到了一个著名人物,邦菁佤部落头人拉勐。
拉勐应该是9月2日启程进京的,走的是澜沧、勐主路线,与西盟、孟连和沧源的代表于9月5日在勐主会合,然后继续步行北上,赶到祥云再乘汽车前往昆明。另外一路代表大约同时从勐海、景洪出发,经由普洱一路北上,全程步行前往昆明。为了各民族代表的安全,普洱行政公署派出部队沿途护送。当两路代表步行20天左右,在昆明汇合集中时,已经是9月26日,距国庆大典开幕只剩下5天。
就在普洱各民族代表步行前往昆明集合的路途中,9月15日,美国军队在朝鲜仁川登陆,全面介入朝鲜战争,并开始将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城市丹东。当此之时,新中国最需要的,就是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全国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为了让普洱各民族代表能够及时赶到北京参加庆典,中共西南军事委员会专门派飞机前往昆明迎接。9月29日普洱各民族代表从昆明飞抵重庆,30日从重庆飞往北京。10月1日上午,他们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左侧的国庆观礼台上。
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接见西南各民族代表,并且郑重接受了这份礼单。今天我们最常看到的一幅著名照片,就是毛泽东接见普洱各民族代表时,与佤族代表拉勐交谈的历史场景。我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采访了拉勐的后人,也阅读了一些当事人回忆,发现毛泽东与拉勐的交谈极富戏剧性,显现出来的是共和国初建时期的那种豪迈情怀和朴实作风。
普洱各民族代表在北京进行了20多天的参观交流,毛泽东4次接见他们并举行座谈。10月27日,他们离开北京,经天津南下,一路参观游历,饱览新中国各地城市乡村的面貌,于12月26日回到普洱,参加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3000名各民族代表依照民族传统,共同举行了剽牛、喝咒水、立誓言等仪式,并且共建盟誓塔,然后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誓词碑。在这次会议上,动手剽牛的持镖人便是拉勐,我在纪念馆中看到了他剽牛的照片,画面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联想到他们这次进京观礼的整个过程,我便越发感慨。
我的普洱之行,最后一站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大保村民小组。在当年的那份礼单中,拉祜族代表赠送的礼物是银质烟斗、木碗、背袋和“芦笙三支”。普洱一路行来,总在听说拉祜族人民未学说话先会唱歌,稍有闲暇,男人便吹起芦笙,与女人、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老大保村民小组是拉祜族村村寨寨的典型代表,他们通过歌舞演出辅助农业生产,实现脱贫致富,他们创作的歌曲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流行曲。
“我会唱的调子像山林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当我离开老大保村民小组的时候,送行的人们便唱起这首著名的《实在舍不得》。我们一路往停车场走,一路上不断有村民加入送行队伍,车子开动时,有上百人围在路边高唱:“最怕的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舍不得哟舍不得,我实在舍不得。”
70多年前,他们的代表前往北京,将他们仅有的衣物和劳动工具当作礼物,献给成立仅仅一年的新中国。今天他们再次上路,为实现富裕生活而努力劳作。我们的汽车开出村寨,歌声依然从车窗外传来,“最想的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舍不得哟舍不得,我实在舍不得。”没感受过这个场景的人,怕是难以想象这份情感冲击所产生的效果。70多年了,全国所有人的努力都没有浪费,普洱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正借着歌声表达出来。
(作者系著名作家、编剧、电视剧《潜伏》原著作者,本文发表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