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
当前,我国金融业服务经济仍有空间,创新能力仍显不足。着眼全局,金融业要切实履行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职责。
一是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优化融资供给结构,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以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资金需求比重为重点,聚焦新基建、5G网络、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研究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措施。
二是延续小微企业金融政策支持。持续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发挥信贷保险融合服务功效,促进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三是继续不断地聚焦扶贫、养老、健康、医疗等金融保险服务薄弱环节,调动各类金融资源,支持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要求,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作用,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等转型发展。
立足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切实发挥金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方面的作用:一是重点建构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金融,全面服务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二是构建国内金融大循环,进一步扩大有效的金融需求,形成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互联互通的金融服务体系,做到金融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三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构建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吸引外资来华投资的大循环体系。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建议:一是要对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满足创新型企业需求,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紧密融合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一方面,国家层面出台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专项政策;另一方面,中央金融监管部门要明确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政策要求,并进一步细化实施准则,可重点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强制实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