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有问题的学生,就是没有问题、不会问问题的学生。这话虽听起来绕,但细细品来,却不无道理。
12月10日,记者前往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承办的北京市科学教育实践与探索研讨会现场,感受了一堂充满“问题”的科学课堂。
这是一堂以“吹不灭的蜡烛”为主题的初中跨学科科学课。“生活中蜡烛为什么吹得灭?”“可不可能吹不灭?”“灭了以后又能不能让蜡烛复燃?”课堂上,授课教师王珍珠以一系列小问题,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当好奇心被点燃后,孩子们还能时不时地蹦出一些新问题。
问问题、学知识、做实验、解问题……在这堂以“问题”为牵引的课堂中,一些关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得以串联,在不经意间就已进入到每一位听众的脑海。活泼又充实、生动又有序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参与者、旁听者。
人是如何从“不知”到“知”的?如果学习者不好奇、没困惑,想来这一切是很难完成的。调动学生摄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到底该怎么做?其实公孟子的“扣则鸣,不扣则不鸣”、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育原则中常提到的“启发性原则”等都告诉我们了答案,即求知的前提是“问题”的出现,是要充分激发个体在认知建构中的“矛盾感”“冲突感”。因为在“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中,学习、求解等一系列求知实践都会变得更主动。而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学习,才会促使学习者实现更深层次及体系化的知识摄取。
所以说,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善于提问题,还要善于鼓励孩子们问问题。甚至在学生不善于问问题时,也得学着创造点“问题”。此外,为了更好实现以问题促思考、促认知、促进步的教学效果,教育者还应对“如何提出好问题”“如何保证问题有质量”“如何确保提问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等方面有所思考。
提出问题要确保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接触新知需要个体去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本来不易。加之中小学学生还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节点,在思维发展阶段上大多处于直观动作思维或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更倾向依靠具体事物及事物表象去认识事物、获取新知。因此,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才会更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并加工。
保证问题有质量要厘清教学主线。“提出问题”是认知的前端,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的提出,还应关注知识的讲授、问题的探索及问题的解决等系列环节。这也要求教育者应以教学目标为引领,有针对性、有连贯意义地去设置问题,绝不能为“问”而“问”,陷入形式主义陷阱。
确保提问要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需开展科学的教学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于探索、发现、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需要正确信息的引导,同时也需要积极的情感支持。故教育者一方面要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行为表现予以有效回应,另一方面也要营造包容、宽松的氛围,鼓励受教育者积极面对问题并坦然面对失败。
人类的进步源于一个个问题的破解、一点点规律的摸索。同样地,个人的成长也起步于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点点认知的建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尊重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呵护孩子们的每一分好奇。让我们从给学生一个好问好学的空间开始,从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