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两位都是京剧艺术的一代宗师、世界级的表演艺术大师,他们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推动中国京剧近代化的进程中,在中国京剧的持续繁荣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回望梅兰芳、周信芳先生的足迹,追溯他们的艺术之道、人格之境,对每一位文艺工作者而言,都有着重要启示。
我是梅派弟子,我的师父梅葆玖先生曾对我讲述过他的父亲梅兰芳大师从艺路上的很多故事,使我深受教益。
1959年,梅兰芳大师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献礼,特地创排了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第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现在的梅兰芳纪念馆就是梅兰芳大师住过的地方。师父告诉我:“在梅兰芳纪念馆梅大师房间进门的右手边,有一个落地的穿衣镜,别小看这个穿衣镜,当年我父亲排演《穆桂英挂帅》,大部分的造型,就是在这个镜子前反复琢磨研究的。”我觉得这真像传说中的“宝镜”啊,梅兰芳大师就是通过这面镜子,反复地揣摩、确定了人物的身段、造型。
梅兰芳大师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进而发展出“花衫”,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穆桂英挂帅》里,就充分展现了梅大师将青衣与刀马旦相融合的表演特点。“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一段唱家喻户晓,穆桂英文武兼备的巾帼英雄形象由此更为深入人心。可以说,梅兰芳先生让穆桂英形象实现了从优美向壮美的转化,他对这出戏的编排、结构和人物的塑造,让我无比地崇敬。梅兰芳先生的琴师姜凤山先生这样说过,“当你看到梅兰芳先生《捧印》一场的身段、眼神,就会觉得,这场仗就不用开打了。你会感到,只要穆桂英出征,一战必胜。”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文戏武唱,巧妙借鉴融合了多个行当的表演手段来辅助这个人物塑造,让我们后人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前行。
还有一件事体现了梅兰芳大师的风范。过去戏曲拜师,师徒之间要行旧礼,磕头、互送礼物。我的恩师杨秋玲在拜梅兰芳先生为师的时候,手捧鲜花,本要行旧式的拜师之礼,梅兰芳大师则说,“现在是新时代,我们新事新办。你给我献一束花就可以了。我也不送你这纪念之物了。我要排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是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剧目,你跟着我同台,我亲自带你,你演我的女儿杨金花!”秋玲恩师从此便成了梅先生的弟子。杨秋玲恩师曾跟我说,“当时有一段人物念白(京白),是杨金花启禀太祖母,“我姐弟二人,正在山前习武,忽见柳溪中水清见底,鱼儿穿梭,哎呀呀好不有趣呀。”秋玲恩师在表演这段念白的时候,梅兰芳大师说,“你这样的京白,就显示不出晚辈向太祖母撒娇的感觉。”他接着说,“你听听我给你念的京白,是不是更有韵味?你要念出来人物的个性和年龄感!‘水清见底,鱼儿穿梭,哎呀呀好不有趣儿啊!’”梅兰芳大师在“趣”字后面加了儿化音,这个京白一下就把人物塑造得很贴切、很生动!
梅兰芳大师创排了《天女散花》,要求我师父梅葆玖先生学这出戏要在刮风的天气去外面迎风练习耍绸子。他说,“天女飘带要表现出那种空灵飘逸的感觉,必须要有腕子的功力。虽然有很多演员也可以借助手里的棍子能够加大力度,把绸子甩得更高,角度更大,但那种方式会让绸子失去了糅合的感觉,甩出去的绸子就失去了空灵飘逸。所以不允许用棍子,迎风练习就是练腕力。任何一出戏要练好,都要经过刻苦训练。”
梅兰芳大师在演《西施》时,首创加入二胡。原来京剧里不使用这个乐器,加入二胡是一个创新,梅大师的艺术之路永远在守正创新。他把过去的老传统戏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了自己的代表剧目、梅派的经典剧目。
在今年国家京剧院举办的纪念梅兰芳诞辰一系列展演中,我领衔演出了梅兰芳大师的经典名剧《穆桂英挂帅》。10月18日的演唱会上,我还带领梅派青年演员共同演唱了梅葆玖先生的经典名段《梨花颂》,我觉得最深的缅怀就是对梅大师艺术精神的弘扬。今天,每当我在排练厅给青年演员说戏时,我也会在排练之余把师父讲给我的梅派艺术理念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青年一代听。我想,对于每一位梅派弟子而言,要传承的不仅是梅派经典的代表剧目,更要传承梅大师广征博采的深厚文化底蕴,守正创新的艺术精神,他的家国情怀!
(董圆圆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