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副刊

辛亥革命中的刘仙洲

王 淼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12日   第 11 版)

著名工程教育家和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1890年出生于河北省完县,7岁开始在私塾读书。曾经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的私塾老师,给予刘仙洲良好的启蒙教育,激发了他的反帝爱国思想。1906年,刘仙洲进入县立高小,1907年入保定崇实中学学习。求学期间,他勤苦好学,思想进步,品学兼优,并进一步受到全国奋起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主义思潮的影响,积极带领同学参加“抵制洋货”“请开国会”等学生运动。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陈幼云奉孙中山之命回到保定,受聘于崇实中学,主讲数学、物理等学科。他以教学为掩护,秘密筹组同盟会河北分会,策动反清。他遵循孙中山的组织方针,重点联络教育界的知识分子。他将从日本带回的《民报》《天讨》等进步书刊在师生中传看,宣传鼓动人们的革命热忱。刘仙洲看到这些革命书刊,如获至宝,秘密带回宿舍,如饥似渴地阅读,随即公开表明赞成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1907年夏,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在保定成立,陈幼云被推举为会长。当时清廷对革命防范甚严,崇实中学主持人思想顽固,陈幼云深感处在秘密之中的革命组织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遂辞去崇实中学之职,将保定西关讷公祠小学拓展为中学,定名育德。众人公举陈幼云为校长。

1908年春,刘仙洲和同学贺季高率先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崇实中学校长高某经常迫害进步学生,并颁布几十条处分学生的条例。有一次,校方借口阅读禁书,给贺季高记一大过。刘仙洲便带领同学发动一次抗议行动,聚集许多同学涌入校长办公室,对校方提出质问。校方不仅不收回成命,反而下令开除以刘仙洲为首的一批进步学生。于是,同学们罢课,纷纷离开学校。不久,刘仙洲应陈幼云的邀请转入育德中学,在同盟会河北支部领导下,一面继续学习,一面开展革命活动。

为了发展革命力量,刘仙洲等在青年学生中建立了一个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实行会”(后改名“共和会”),并被推选为干事长。其间,刘仙洲将《民报》等革命书刊上的重要文章油印,寄发各校进步学生;凡条件成熟的学生,都由他介绍加入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保定当局宣布各校停课。育德中学成为保定一带革命运动的总指挥机关。刘仙洲受同盟会指派,一再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保定、蠡县、满城、完县、石家庄、太原等地的革命联络活动。

1911年11月,育德中学师生参加河北、山西革命党人宣布独立、成立燕晋联军都督府的准备工作。刘仙洲和几个同学学会了装配炸弹,经过试验,装成一批,藏在理化仪器室内,以备应用。

当清军准备乘火车前往武汉镇压南方起义的消息传来,刘仙洲非常气愤。他立即带着两个人和两颗炸弹,从保定坐火车赶到清风店火车站,趁着天黑去炸京汉铁路唐河大桥,将两枚自制炸弹绑在桥墩钢架上。由于炸弹威力较小,铁路桥并未遭到完全破坏,但延缓了清军进兵的速度,为南方的起义军争取了时间。

接着,刘仙洲又和另一同学运载8颗巨型炸弹的弹壳、炸药和原料,参加攻占蠡县、宣布独立的暴动。同年年底,刘仙洲奉命前往石家庄,参加炮兵一营营长、同盟会会员刘越西在石家庄发动的暴动。暴动未成,刘越西投奔晋军,担任第二旅旅长。刘仙洲又应刘越西邀请,到太原参加“倒袁”运动。

1912年初,随着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育德中学重新开学,刘仙洲接到许多同学来信,要他返校继续学习。刘仙洲本想继续参加“倒袁”运动,但又接到育德中学新任校长、同盟会河北支部主盟人郝仲清的来信,信中说:“吾弟正在青年,仍以求学为急。”他想起陈幼云临终前也曾嘱咐他:“将来的革命工作,主要是你们青年的责任……你们应当在学习上努力,多做准备。”于是,他决定返校完成学业。1913年春,刘仙洲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从此专心致力于研究、教学。

2024-11-12 王 淼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921.html 1 辛亥革命中的刘仙洲 69,9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