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邮政服务的凭证,更是国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因为一国发行邮票上的图案向世界很好展示了本国的独特风貌。2013年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当天发行了第一套《美丽中国》邮票,6枚中就有两枚是农业文化遗产地,一枚是位于江苏兴化的垛田,另一枚就是位于广西龙胜的龙脊梯田。
始建于元朝、成形于明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700年历史的龙脊梯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悠久的发展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种质资源、浓郁的民族文化、壮观的田园景观,使龙脊梯田的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通过农业生产得到了高度的融合。2014年被原农业部发布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与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龙胜全境为山地,越城岭自东北迤逦而来,向西南延绵而去,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境内有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新和彭祖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还是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的组成部分,不仅为金钱豹、娃娃鱼、短尾猴等31种保护动物和银杉、桫椤、红豆杉、五针松、福建柏等12种保护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也为龙胜梯田区域内的良好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龙脊梯田是人类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活标本”。在数百年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当地人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在山顶保育森林、山腰建设村寨、寨边及寨脚建造梯田。山顶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强大,使山泉、溪涧常年有水,保障了人畜用水和梯田灌溉,山腰气候温和易于人类居住,村下开垦的梯田既便于引水灌溉稻田,又利于从村里运送人畜粪便施于田间,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溪流的生态景观结构。
长期以来,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地种植着同禾米、香糯、红糯、黑糯、青糯、白糯等本地特有的水稻品种,以及辣椒、茶叶、罗汉果等经济作物,养殖着猪、牛、羊、鹅、凤鸡、翠鸭等畜禽,其中的茶叶、辣椒、水酒、香糯更被誉为“龙脊四宝”,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龙胜是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家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生动反映了龙胜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这里民风淳朴、民族和睦,成为“五族共处”的典范:龙胜县多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表彰;2024年9月,来自龙脊镇大寨村的老支书潘保玉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此外,苗、瑶、水、侗等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民俗等各具特色,其中,壮族干栏式建筑、北壮服饰、龙脊梯田造田技术、北壮二声部民歌、龙脊壮族稻作文化、龙脊水酒等先后被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脊梯田因为旅游而被人们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山外摄影爱好者偶然来到了这里,随后则是一批批背包客。经过40年的旅游发展,龙脊梯田已经不仅是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区域,更是融自然、人文、农业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区。2007年龙脊古壮寨被评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2011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龙脊梯田2010年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2020年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龙胜县也先后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旅游县”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4年3月成功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龙胜龙脊梯田地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路子,龙胜县也正瞄准“将龙脊梯田打造为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而努力,以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