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科技文化

文物如何战胜“风雨”挑战?

本报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6日   第 09 版)

故宫正吻上的避雷带 王婉 摄

金秋时节,我国各地的文物古迹依旧火爆。在故宫,感受金黄银杏与红墙琉璃瓦相映成趣的别样风景;在敦煌,体会千年历史和大漠黄沙的雄浑豪迈……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逾76.67万处,但全球气候变暖正对这些历经千百年风雨洗礼的文化瑰宝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它们如何战胜来自“风雨”的挑战?

文物正遭受极端天气的威胁

近年来,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世界各地许多遗产资源受到重大威胁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2019年,日本鹿儿岛的世界文化遗产寺山炭窑遗址被洪水冲毁;意大利威尼斯遭遇严重水灾。

2021年雨季,缅甸蒲甘地区降雨增加,数十座佛塔因降雨和洪水侵蚀受损。

2021年7月河南暴雨,导致商城遗址出现覆土层滑坡、挡土墙坍塌等损毁情况……

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气象因素是最直接导致文物加速“衰老”的“祸首”之一。其中温度与湿度、雷击、酸性气体和酸雨是“主力”。

降雨“过多”,可能对文物造成直接冲击破坏。石、陶、土、木等材料容易吸收水分,渗入文物建筑的雨水会造成原本脆弱的材料软化和溶解,损坏和腐蚀文物。

据气象专家介绍,寒暑交替带来的温度剧烈变化会导致碑刻、石雕表面出现明显龟裂甚至粉化脱落;阳光中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让壁画、彩画褪色;长期高温高湿会导致纺织品、丝织品发生虫害、霉变,还会使石质类文物表面、古建筑类的构件材料风化;受大气污染和酸雨影响,有的室外文物建筑已“面目全非”,出现了腐蚀和剥落现象;沙尘等空气中的颗粒物也会对建筑、塑像、壁画等文物造成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不少文物、古建筑还面临着防雷压力。雷击“偏爱”高大建筑物,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内高耸的屋脊、飞檐翘角上的吻兽,加上故宫位于古河道上,周围的金水河使故宫下垫面土壤电阻率低,这些都是“招雷的主儿”。

精准预报 为文物撑起“安全伞”

精准预报、提前防范,是保护文物古迹不受损害的关键。

8月24日至26日,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出现大到暴雨,暴雨过后,佛光寺无虞。这得益于气象与文物保护部门的高效联动。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安海说:“一旦预报忻州地区有强降水或有较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会立即把信息告知我们文物保护部门。”

佛光寺管理人员范永强表示,今年以来,佛光寺已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防御建议关闭了5次,“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寺院提前疏通排水设施、加固门窗,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在古都北京的中心地带,呈南北走向的中轴线,如同一把标尺,标注着中国发展的进度,也彰显出中国人的智慧和气度。

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王冀指出,影响中轴线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的气象因素很多,如暴雨、雷电、冰雹、低温冰冻等。“其中,暴雨和洪涝是北京地区出现频率较高且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于古建筑的威胁尤为突出。”近年来,气象部门不断为北京的古建筑保护“添砖加瓦”。在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依托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通过5G及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风险天气,为古建筑穿上了“金丝软甲”。

实时监测 为文物筑牢“防护网”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

今年2月25日,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碑亭中,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安装了五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对碑亭中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进行监测,并与周边气象站数据进行对比观测和数据分析,逐月制作文物气象分析报告,为气象条件对文物老化程度的影响等提供科学参考,进一步保护大昭寺的文物价值,提升拉萨市老城区气象精细化监测密度和能力。

此前,拉萨市气象局已与市古城改造专班、大昭寺管理委员会、市文化局(文物局)等部门开展调研和座谈,围绕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气象监测设施投入,气象监测设施维护校准、数据共享,联合开展文物保护研究等方面交流,并达成共识。

站在甘肃省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眼前是一幅壮阔的数字画卷。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塑像的健康状况,115个洞窟的温度、湿度变化,以及风沙、洪水等预报预测信息,通过实时监测屏尽收眼底。

近年来,敦煌市气象局与敦煌研究院密切合作,在莫高窟、西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等地建设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并将气象数据接入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精密监测敦煌研究院所辖六处石窟寺的天气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

在宁夏的西夏陵墓群,气象部门通过建立自动气象站,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区划研究等工作,为西夏陵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苏州强化气象监测系统建设,确保文物保护人员能够提前防范应对湿气与霉变对园林的影响。

在河南洛阳伊阙峡谷,龙门石窟景区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气象信息,在石窟减灾保护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加强雷电防护 为文物穿上“铠甲”

雷击引发古建筑火灾往往就在一瞬间,被称为“古建筑杀手”。

多年从事文物建筑防雷工作的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李京校表示,近年来,除了直接的雷击灾害外,高精尖设备受雷击的事件日益增多。这是因为其内部的电子设备耐压很低,对雷暴云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及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波入侵非常敏感,极易引起短路、火灾或造成触电事故,这也成为现代防雷的重点。

为强化文物建筑的防雷工作,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等。今年7月,文物建筑雷电防护国家标准预研究项目也正式启动,旨在进一步探索推进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

在陕西西安,由于大雁塔周围地势空旷,雷击风险相对较高,陕西气象部门创新引入无人机技术开展空中防雷检测。这种“人工+机检”的防雷安全检测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古建筑防雷检测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

如果说精准的气象监测预报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防御之盾,那么,古建筑的设计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则赋予了文物更为持久的内在力量。融合古人的智慧,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守护文化遗产,气象部门与文物保护部门正携手努力——

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气象部门将原有的金顶防雷设施与现代防雷装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备的防雷网络;

四川打出“一树一策”“一树一档”等古树名木保护“组合拳”,全力织密古树名木防雷安全网;

江西健全联动机制,加强隐患排查,重点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有文物系统博物馆的防雷安全保障……

从精准预报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再到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御规划,气象与文物保护部门携手为文物安全筑起“防护墙”。未来,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将继续向世人述说千年传奇。

2024-10-16 本报记者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696.html 1 文物如何战胜“风雨”挑战? 68,69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