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我国优秀文化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郭海瑾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2日   第 04 版)

“科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工智能的出现,使科技文化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

“以创新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不断提高在校学生作为‘新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

……

10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三专题分组讨论现场,常委委员们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一主题继续进行协商交流,他们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心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常委、科学技术部原部长王志刚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能够创新文化创作和传播方式,为丰富文化内容加大高水平优秀文化供给提供重要机遇。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文化遗产保护加速赋能,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使文化遗产焕新焕活,为文化繁荣及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要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我国优秀文化创新发展;完善适应智能时代的网络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坚持内容为王;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安全和伦理治理体系,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管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王志刚如此建议。

“以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路径。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将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张全表示,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需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创新融合,开展文化基础领域产教合作,用正确的文化导向和立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护航,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数字工具和新媒体学习,掌握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和技能;完善人工智能训练的文化质量评估与改进机制,构建成体系的数字文化教育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与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的跨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身心疗愈功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看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进步,也让跨学科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容易。面对新技术的不断更迭、专业的细分,他建议先要把基础学好,掌握必要的应用工具,然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去创新、去思考专业知识。因为专业知识不断迭代,因此就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是人工智能带给人们的启示。他还建议,不用过度细分专业,合理规划交叉学科,使学科建设适应智能时代。

2024-10-12 本报记者 郭海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529.html 1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我国优秀文化创新发展 68,52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