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委员李丽娟:

深化“四新”建设改革 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2日   第 03 版)

案由:面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全球局势,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高等教育发展新范式,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实施卓越人才培养、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四新”建设改革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建设改革的广度在不断扩大,各类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二是建设改革的深度在不断推进,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在深化;三是建设改革的形式在不断丰富,高校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在实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运行机制不健全,校企产教融合内生动力不足;二是衔接机制不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三是经费投入不充分,缺乏“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

建议:一、完善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动力。一是要尽快制定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条例、管理办法和行动方案等。二是出台鼓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激励政策措施,优化参与产教融合企业的税费减免、资金奖补政策。三是建立学校和企业融合工作的协调管理制度,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要素保障。四是建设培育适合本科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方案。

二、完善校企政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协同优势。一是政府要根据不同高校所承担的本科生培养数量重新审核高校教师编制,落实专业教师满足本科教学国家专业(类)“国标”最低要求。二是要深入推进先进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将学校信息化技术应用作为学校学科评估的重要考核点。三是对高校走入教学岗位的人员,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规范化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技能、工程实践技能、与学生的沟通技能等。四是完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本科教学成效作为学科评估的重要条件。

三、建立“四新”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国家要设立“四新”建设专项经费,支持“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项目建设成示范工程项目,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标杆。二是建立资助国家级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的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建立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体系。三是将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评审缩短为两年,加快“四新”建设改革成果共享及推广应用。四是支持和鼓励广东高校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急需的目录外“新专业”,如国土空间规划等,加快紧缺人才培养。

2024-10-12 全国政协委员李丽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520.html 1 深化“四新”建设改革 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68,52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