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委员方守恩: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贯通的创新教育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0日   第 03 版)

案由:当前,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全球格局正在重塑,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系统推进,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但目前来看,我国创新教育推进中尚存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连贯性欠佳、各学段的学校教育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生态链、创新生态系统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不足等问题。

建议: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顶层设计,在大中小各学段贯通推进创新教育模式。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改革,通过对创新教育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促使各级政府在项目开展、资金保障、涉及群体等方面有计划实施,保证创新教育分层分级、健康有序地发展。学校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链,保持创新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时间等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

二是试点建设科技高中,探索大学与高中教育相衔接的新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区域,探索大学、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系统三方共同设立科技高中或特色班,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高中生学习相关专业与学科,培养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学习能力、科技实践能力、创意革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索建立科技高中和大学贯通选拔及培养的方案,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是在大学强化创新教育和学科交叉,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扩大“强基”计划招生规模,优化录取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将创新教育与“强基”和“拔尖”计划相结合。以政策引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本硕博贯通,支持高校探索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体制机制,建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案等,构筑强化共性基础、关注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打造一体化创新生态系统,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对创新教育的经济投入、媒体宣传和多方参与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除政府、学校外,企业界、社区及家庭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同样重要。基于地区特色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实践社区,并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项目运作,正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创新教育提供多维度支撑。

2024-10-10 全国政协委员方守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404.html 1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贯通的创新教育 68,4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