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委员李青:

​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9月19日   第 03 版)

案由:青藏高原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高寒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对我国乃至北半球的气候系统影响巨大,是气候变化“启动器”和“调节器”,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正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不同程度增厚,经常性冻融循环,导致高原不少公路冻土病害加剧。2022年,青海部分地区急雨不止、山洪暴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已敲响了警钟,频频挑战着高原城市和人民安全。从长期发展来看,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不可预见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应对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利弊,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降低城市运行风险,保障城市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举措。

建议:一、强化理念更新。立足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国家有关部委积极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理念探索,从顶层设计入手,科学预判城市面临的冲击(突发影响)和压力(慢性持久影响)两大气候变化风险,大力支持青海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纳入城市建设理念,支撑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二、开展实验实践。国家有关部委适时开展青海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研究等重大科技课题和前瞻性研究,出台支持建设的政策,全面研判和评估受气候变化风险影响,城市发展趋势和规律,探索青藏高原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和路径。通过加快城市韧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适应性更新改造,不断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抵御能力。

三、突出科技引领。围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设立青藏高原城市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建立健全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功能量化和重大生态工程时空格局优化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四、加强监测预警。加快整合气象、水害、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基础数据,综合利用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把灾害程度降到最低,为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提供保障。

2024-09-19 全国政协委员李青: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7840.html 1 ​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 67,8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