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重庆”“我在宁波很想你”“我在南宁很想你”……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晒出打卡“网红路牌”照片,掀起一股“浪漫风”。这类“网红路牌”形似正规路牌,其实花几百元就可以“定制”。大部分都是由商家在店铺前面或附近自行设立,为其“引流”。
商家乐于制造“小浪漫”,受众“积极配合”来打卡。但“路牌”指示的方向对不对?商家有无权利自行设置“路牌”?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政协和银川市贺兰县政协均呼吁:不能让“网红路牌”指歪了“路”。
“道路标牌虽小,意义却重大,体现着城市的外在形象和文化内涵。而‘网红路牌’有可能混淆公共信息,侵扰社会秩序。”两地政协认为,路牌属于市政公共设施,具有指示城市道路名称、地理方向、道路沿线门牌号码的作用,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和国家标准。而“网红路牌”往往设在交通要道上,更具视觉冲击力,吸引大量年轻人聚集打卡,反而让模样朴素的真路牌被人忽视,影响了外地游客、过往行人、司机等实际需要路牌指路的群体,扰乱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
“网红路牌”的兴起与“引流”策略密不可分。但网红打卡店铺往往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一味打造“网红店”“网红产品”可能会本末倒置,影响到产品质量,最终降低消费者的实际消费体验。
“商家设置‘网红路牌’是出于成本低、见效快的流量逻辑,在肆无忌惮的山寨模仿下,后续出现的大量类似路牌不仅抹杀了当地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还缺乏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其单一化、模式化的内容与城市形象不符,甚至降低了城市文化内涵。”对此,两地政协建议:
“网红路牌”必须遵循不扰乱地名与交通管理工作的底线。城市管理部门应探索柔性执法方式,及时对违规路牌进行检查、整治,对影响交通秩序、随意更改标准地名的违规路牌及时拆除,并按相关法律要求进行处罚;对经过正规审批且位于商业园区或是店内的路牌,经核实后应予以保留。
提高“网红路牌”等网红打卡点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网红店铺经营行为。整合区域资源要素,聚焦年轻消费群体,推动跨界赋能、产业融合激发经济活力,塑造“青年友好型”文旅品牌,把“流量”转为“留量”,实现城市管理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通过更多的文化创意活动和产品,进一步满足市民对城市互动和表达的需求。以差异化、有温度的打卡地凝聚人气,将一时的“网红”现象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长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