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瓦顿珠
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窗外,红旗在蓝天白云映照下熠熠生辉,高高挂起的横幅上书写着——“3·28”西藏翻身农奴的节日。
窗内,远道而来的客人正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拉龙村的村民热切交谈。“我刚参加全国两会回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记挂着我们……”
说话的人眼中含着笑意,讲话缓慢有力,他是达瓦顿珠——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3月27日到4月1日,从拉萨出发的达瓦顿珠一路向南,走过农业大县拉孜县的夏杂村、拉龙村、玉哲村……走过积雪还未消融的定结县羌姆村……一直走到边境线上的定结县那塘村。
■ 亲近土地
3月底,正是青稞实验材料播种前准备的关键期,离开实验室的这几天,达瓦顿珠不免有些担心。
但一抬头,他就看到了盛装而来的拉龙村乡亲们。乡亲们望过来的眼神里充满了憧憬和好奇,让他心头一热,肺腑里的话喷涌而出:“你们不要觉得,两会是在北京开的,就离你们很遥远很神秘。实际上,两会说的都是咱们老百姓的事,尤其是‘三农’的工作跟大家息息相关……”
这位刚从北京回到拉萨又来到拉龙的农科院副研究员,本身就是农民的孩子。1982年,达瓦顿珠生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镇的一户农家。“成为一名生物老师”曾是达瓦顿珠18岁时对于人生的希冀。高考时,他意外地被调剂到了农学专业。这份机缘,让他在大三时感受到了生物遗传学的魅力,从此,迷上了跟“种地”有关的事。
2006年,是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实施的第一年。从2007年开始,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将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参加统一公招考试或自主择业。
2006年毕业的达瓦顿珠,因此成为了最后一批可以分配工作的本科生。当时,他一心只想考研究生。许多同学劝他现实点:先分配工作再说。“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我就是喜欢农学,想继续研究。”2009年进入西藏农科院工作后他发现自己这个研究生虽然懂一点技术,“但还是不够用”。于是,达瓦顿珠又在2011年攻读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博士。“追求学历吗?我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希望学到知识。”
到今天,达瓦顿珠从事青稞研究将近15年了。闲暇时的他,不是泡在实验室,就是蹲在试验田,专注于青稞植株的点滴变化。
他从事的青稞遗传改良和育种创新研究,需要常年在太阳底下工作,高原的紫外线渐渐塑造了他的外型。站在村民中间,这位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藏族汉子,面容与周围的村民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他脸上多了一副眼镜,身上多了一件白大褂,他总说:“咱们干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种地是一件光荣的事。”
■ 矫正定位
这位行走如风的汉子,总是很容易动情:“我说的都是自己的亲身感受,跟村民分享之前,我也经历了观念上的一个转变。”
到村子里宣讲全国两会精神,这要是在几年前,达瓦顿珠压根不觉得这是自己能干的事。“我哪讲得出来啊,非要让我讲,只好念稿子了。”
2023年,达瓦顿珠第一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当这位年轻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真正坐在人民大会堂里聆听报告,真正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界大咖济济一堂参政议政时,他强烈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开始“沉不住”了——自此,他时不时跑到各农业大县,跟农业农村局的同志们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主动参加政协的学习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此次出来宣讲的达瓦顿珠,随身的背包里装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当中有两个数字被他用三角符号画了出来:“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面对种地的村民们,他细致解释了这两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又郑重地对村民们说:“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各地区,也包括我们西藏。”
目前,西藏有几百万亩农田,虽然相比于1.3万亿斤的目标来说,不是大数目,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绝不只是粮食主产区的责任。
自1965年起,为提高青稞产量,西藏开始进行青稞杂交育种,品种选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一系列主栽品种逐渐被推出,青稞品种更优、种植方式更现代化。如今,青稞育种正在迎来又一次重大突破。
农科院的年轻人,有时也会发牢骚,认为蹲在高原上研究青稞实在劳累。达瓦顿珠觉得,这种累,是两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因为不懂政策,所以不懂得研究的重要性,没有成就感。再者,因为技术能力还不到火候,即使发现问题了,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其实,当今这个时代,正是农业科研人员大有作为的时候。”黝黑的面庞上洋溢着孩童般的兴奋,达瓦顿珠的眼神异常明亮:“以前我研究青稞育种很有自信,但研究成果能为中国农业作出怎样的贡献,我其实没什么信心。如今,体会到青稞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后,我自己更有信心了,也迫切地想分享给老百姓们。”
脱下厚厚的外套,戴上一顶遮阳帽,达瓦顿珠就跟村民一起去了田地里查看青稞播种情况。他在地里查看,还不忘发动村民的积极性:“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好政策,我们把自家的地种好了,就是在给国家作贡献。”
■ “搬运工”
老在基层跑,达瓦顿珠也见到,如今有村民因为种粮不那么赚钱,干脆撂下田地外出打工了。他自责地说:“你们觉得种地没指望,我能理解,这不是你们的错,这是我的错。作为农业科研人员,我没能有效把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让你们增收。而作为政策宣讲者,我没有及时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传达给大家,让你们坚定信心。”
窗外春风吹动彩旗,窗内纸笔声沙沙作响,每个人都在认真记录他的话。达瓦顿珠一边分享农业界别小组讨论的内容,一边分析,“种粮增收这件事,不只你们一个村考虑,也不只西藏自治区在考虑,而是全中国都在考虑这件事。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人,解决这件事需要一定的时间,请大家一定要保持信心。”
来时的车上,装满了青稞、土豆、燕麦草的种子。每到一处宣讲,他们都要给当地留下一袋袋的种子。每次,达瓦顿珠都说:“种子是我们带来的,但是这种子不是我出钱给大家买的,而是从党和国家给的科研经费里出的。归根结底,这是党给你们的,我只是个‘搬运工’。”
达瓦顿珠不仅搬运着粮食,还搬来了信心。几天时间,达瓦顿珠一行辗转多地,来时车上满载的种子,早已留在了高原的村村落落;而全国两会精神的“种子”,留在了农牧民的心里。
不禁有人问:这样奔波辛劳,难道不累吗?
达瓦顿珠摇摇头,“身体也许会感到疲乏,但心里是踏实的。我不想错过这个时代。”
翻翻达瓦顿珠的行程就会发现:光是2023年,他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自主调研近150天、行程2万多公里,既到了林周、江孜等农业大县,也到了岗巴等边境县,饱含基层民众诉求的社情民意信息被他一一带到了政协,达瓦顿珠笑称:“看吧,我就是个‘搬运工’。”
■ 小情和大事
宣讲行程结束,回到实验室没几天,达瓦顿珠又赶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这场由国家部委和政协委员互动交流的会议,主题正是达瓦顿珠最为关切的:“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
“我希望未来的每一年,每一月,都像这个月。”在北京,面对记者的采访,正说着话的达瓦顿珠,突然想不起外套落在了哪里,寻找一番,才发现是装进了背包。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在田里工作时,帽子都不知道丢了多少个了。”
尽管生活中有些随性洒脱,但下个月、下一年的工作怎么办,达瓦顿珠早已有了清晰的思路:“首先,我得去种了冬青稞的县里都转一遍,现在已经4月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复种饲草了,这是大事。”
在达瓦顿珠的计划里,接下来还要去西藏几个粮食生产大县调研,摸清青稞种植结构、单位面积产量等底数。“有几个地方的产量水平没有达到预期,我想去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
“今年,我还打算去生产一线的几个小基地驻场,跟老百姓一起种地,用老百姓的思路和眼光培育青稞种子。”过去,技术是达瓦顿珠提供的,目标也是他喊出的。现在他觉得,应当“技术是我的,目标是老百姓的”。“比如,老百姓提出,能不能让青稞不带芒,否则收割刺手,牲畜也不爱吃。实际上,这在技术上通过杂交不难实现,但重要的是知道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还要跟各县里的农业农村局同志一起,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业的内容。“我们总劝老百姓要爱护农田,那么我们自己的认识提高了吗?”
因为醉氧而头晕,达瓦顿珠依然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看着他回顾笔记的身影,让人不禁想到,这才是他成为政协委员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