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慈善周刊

纵无桃李满天下,犹有芬芳香满园

——来自厦门市心欣幼儿园特教老师们的故事

张燕红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30日   第 11 版)

在幼儿园的绘本馆内,混龄混类班不同残障类型的小朋友一起开展阅读活动。

“在这里,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孩子,也学会了如何与孩子好好相处,真的谢谢你们……”1月16日,厦门市心欣幼儿园优秀家长表彰活动上,一位学生家长的肺腑之言让许多家长感同身受。

走进心欣幼儿园,言语矫治室、感统训练室、艺术治疗室、测听室、运动治疗室等一应俱全。这些专业的康复教室也彰显出这家幼儿园的特殊之处,这是一家医教结合的公办特殊幼儿园,现有各类特殊儿童163名,孩子们在这里接受免费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和康复训练。

“10年来,50余名特教老师与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共同为特殊儿童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心欣幼儿园园长庄香香说。

“当听到小力(化名)第一次发出‘陈’字时,我忍住眼泪,紧紧抱住了他。”心欣幼儿园陈凌老师想起孤独症患儿小力10年前第一次叫她时的场景,依然不胜唏嘘。

陈凌是心欣幼儿园第一批入职的老师。“当时小力3岁半,很胆怯,不会说话,也不敢跟人相处,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陈凌默默地关注他、走近他。“小力的一对一训练从最初的几分钟慢慢地延长到20分钟。”伴随着夸奖、肯定、训练和游戏,小力渐渐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10年过去了,这个孩子已经在厦门的特教中学上学。逢年过节都会给我打电话,也会跟我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这个让人放心又挂心的孩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陈凌说。

和陈凌一样,10年来,这家特殊幼儿园里的每位教职工都以爱为根基,在摸索中不断学习,用最初的心,向下扎根,向上托举起这群特殊儿童,让孩子们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作为特教老师,我们确实没有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甚至还经常有各种挫败感,比如教了几年的孩子始终记不住自己姓什么,比如一个简单的动作教了无数遍孩子还是无动于衷,比如刚毕业的学生转眼就忘了自己……”同样在心欣幼儿园执教10年的陈瑞林老师说,“可是每次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而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时,总会更坚定选择这份工作的意义。纵无桃李满天下又如何,我们陪着这群特殊孩子一起成长,让其流淌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芳香,又何尝不是芬芳满园呢?”

“幼儿园里有一位脑瘫患儿,刚接触他时,他会不时地流口水、流鼻涕,我就一遍遍地给他擦。”陈瑞林说,这个孩子经过康复训练后效果非常好,顺利升入小学后,他的家人一直和幼儿园保持着联系,常会咨询一些专业的康复知识。

陈瑞林至今仍记得孩子爷爷连连感谢的场景,“每次他来接孩子时,看到孩子不仅干干净净还总有新的进步,都会连连跟我们说谢谢,我能感受到他的那份惊喜。坚守这份职业需要莫大的勇气,孩子们的进步、家长们的肯定,就是我们的‘铠甲’。”

“每个特殊儿童入园后,班主任都会把家长和班级老师、康复师召集起来,进行个性化评估,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心欣幼儿园老师刘晓彬说,“跟普通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在老师的鼓励中成长的。特殊幼儿园的孩子也一样,需要老师更多赞扬和鼓励。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我们都会给他们大大的拥抱和肯定。”

“我们知道一个特殊儿童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每个家庭都很艰难。为了孩子更好的明天,我们会通过‘家园直通车’‘成长记录袋’‘家园亲子活动’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也跟随我们一起引导、教育孩子。”刘晓彬说,做这份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更需要有全心全意帮助每一个孩子的爱心以及跟家长沟通合作的耐心,才能帮助孩子们顺利融入社会。

“幼儿园里的每位老师和孩子们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庄香香说,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有黄金期,每位老师都想把握好这个时机,让更多孩子朝着健康、理想的方向发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和老师们会继续一路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让每个特殊孩子绽放出属于他们的光彩。”

2024-01-30 张燕红 本报记者 照宁 ——来自厦门市心欣幼儿园特教老师们的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6679.html 1 纵无桃李满天下,犹有芬芳香满园 56,67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