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文物大有来头!”顺着指引,一件红黑纹理相间的“细腰”长鼓和一架古琴呈现在记者眼前。琴身和鼓身覆盖着朱漆彩绘宝相牡丹花、云头纹与火焰纹等装饰,从色泽到器型都极为精美。
“这是文成公主带去西藏的鼓和琴,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宫的‘镇馆之宝’之一。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两件文物充分说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23年12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们发延在展厅向记者介绍。
这两件见证了1300多年前民族团结史的文物,展陈于国家民委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览始于2023年8月1日,开展以来,已成为许多单位和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首选热门打卡地。
展览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理念、制度实践、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交融”单元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三个方面展现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单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在“大一统”单元,一面波光粼粼的“花瓣墙”引得记者满心好奇。“花瓣古籍墙是我们专门制作的一个互动体验专区,你看到的上千朵花瓣,其实每一朵都是一个小书盒,上面贴有我国各民族典籍的名字。”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员焦翊丹“揭秘”,记者马上按下花瓣上的小机关,花瓣瞬间向上翻起,从“花心”弹出一本古籍复制件。“我们的设计理念来源于‘瓣瓣不同,瓣瓣同心’,象征着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
徜徉在展览大厅,一件件文物、一本本古籍目不暇接。代表史前文化大交流辉煌成果的彩陶文化之马家窑陶壶,出土于新疆喀喇汗王朝的桃花石可汗铜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中统元宝交钞,见证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清代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展览共计展出1500余件(册)文物古籍,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唐、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时代,涵盖印章钱币、生产生活用品、服装饰品、工艺美术品、乐器、文献、图书等。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清晰地镌刻在一件件珍贵的藏品之中。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位于“大交融”单元醒目位置的“‘铜’声共振,鼓舞中华”特色展区,展出了一组铜鼓,器型巨大、纹饰精美、排列成墙。“在古代,铜鼓用于战争、祭祀、娱乐等活动,南方地区至今都在使用铜鼓。青铜的原材料来自南方,但铸造技艺受到中原的影响,所以这组铜鼓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同时也是中原与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焦翊丹介绍。
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华民族真正成为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进一步升华。在“大团结”单元,不少藏品都印证了这一点。其中,一幅十字绣匾让记者印象深刻,作品以天安门和华表等为背景,画面左侧是习近平总书记身着中山装面带笑容的肖像,表情惟妙惟肖,让人不禁赞叹。据悉,这是2015年,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姐妹哈娜依先和米热古丽敬献给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字绣,主题为“同心共筑中国梦”。
如今展览已展出5个多月,热度仍然不减,观众络绎不绝。这成功的背后,是历时10个月的“紧锣密鼓”。记者了解到,国家民委专门成立了文博专班,进行展览前的学术和展品准备。这期间,展览筹备团队通过系统梳理全委馆藏文物,查阅大量资料,先后撰写了数十版展览大纲,征求近百位考古、历史、文化、民族理论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次展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让观众从中领悟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领悟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联系。”们发延表示。
早在举办这次展览之前,为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功能,民族文化宫已策划推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工作文献档案特展”“册府撷珍——民族文化宫典藏古籍精品展”和“隽永兰台——民族文化宫典藏珍贵古籍文献版本展”。们发延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我们将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利用民族文化宫的馆藏优势、场地优势、人才优势,不断地推出包括展览在内的一系列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