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福建省文联、厦门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20件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荣获本届山花奖。本届山花奖的参评作品来自我国多民族、各地区,体裁多样、视角多维、表达丰富,在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记者就此相关话题采访部分获奖者及专家学者。
积淀文化创造活力,体现生活之美
古往今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纽带和生动载体,民间文艺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体现着生活之美、积淀着文化创造的活力,是新时代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的生动表达。
获得本届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的壮族欢哈《歌路长 情海深》就展示了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男女恋爱、追求幸福的美好憧憬。该作品编导、广西山歌学会会长郑天雄表示,壮族欢哈是传统的多声部演唱形式,“欢”指唱山歌,“哈”指合唱、伴唱。在创作过程中,他保留了欢哈经典的歌调,新创作了歌词,通过不同的歌调,让大家真切感受壮族“三月三歌圩”的面貌。“民歌是一种活态传承,需要在保留其核心灵魂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内容。”据郑天雄介绍,这部作品的歌曲演唱者来自广西多个县区,有自由职业者、教师、基层文艺工作者、农民等老中青三代,这种广泛的演唱基础推动着广西民歌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小推车上满载年货,行人坐在马车上赶路,拖拉机上粮食大丰收,“二八大杠”自行车锃亮……有着浓郁时代印痕的“生活场景”,在方寸之间的核雕《那个年代》系列作品中生动呈现。这部作品获得了本届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它利用桃核天然纹理结构构思雕刻,使用多种雕刻手法,是核雕民间艺人田洪波历时10年创作的成果。“一名优秀的核雕艺人,必须具备创意思维和足够耐心。当然,想要更多人喜欢,还需要与现代生活品位接轨、技艺更加精益求精,比如加入现代元素,增加作品艺术感与美感等。”田洪波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系列作品体现了他对于核雕创作的态度。
深入民间文艺研究,彰显民族价值
民间文艺饱含生活记忆、表达思想情感,一系列深入的民间文艺研究,彰显民族的精神价值,成为中国民间文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的《家乡民俗学》获得本届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该书通过总结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家乡研究潮流,结合作者及相关同行的家乡田野研究经验,同时积极参考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并全面论证了作者首倡的“家乡民俗学”这一全新命题。安德明告诉记者,家乡民俗学既是研究范畴,又具有视角和立场的意义。在此研究过程中,安德明逐步认识到,不能将民间文学单纯地视作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文学样式,还应把它看作生活文化实践的有机组成,在生活文化整体语境中去认识和分析,如此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推进各种通过把熟悉的生活文化事象对象化来展开探讨的研究范式,也能够从民俗学角度深化有关“主体间性”等人文社科领域普遍关注话题的讨论,更有效地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和平发展。近年来安德明在参与非遗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中,始终和同行一起推行以社区为中心的观念,即调动社区自身的力量来认识、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社区和家乡有一些共同点,都是以‘自我’为起点,从‘我’的生活范围出发来实践、传承和发展相关文化。”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中,安德明认为家乡民俗学大有可为,“借助同情理解、平等交流的态度和方法,将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当地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而更好更深入地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
“不辞艰难,你在广袤的新疆大地披星戴月;经年沉潜,你在辽阔的史诗田野耕耘不倦……”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郎樱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词中如是写道。1965年7月大学毕业后,郎樱就参加了《玛纳斯》工作组,之后50多年来她几乎每年都有几个月深入新疆偏远牧区采风调研。她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进入新疆《玛纳斯》工作组的“漫长”旅程:坐了5天火车到达乌鲁木齐,又改乘汽车坐了7天7夜才到达边境小镇阿图什,《玛纳斯》工作组所在地,一部部《玛纳斯》译注、论著等由此萌芽、结果。回顾来路,郎樱有遗憾也有欣慰:我们的一些保护研究赶不上《玛纳斯》传承人消失的速度,庆幸的是还有新的歌手不断出现。“我是跟史诗相伴一生的人。无论是艰苦的环境,还是不同的岗位,我都积极乐观刻苦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我想我注定为史诗、为《玛纳斯》奉献自己的一生。”郎樱说。
促进文艺繁荣与文明互鉴,讲述中国故事
民间文艺凝聚价值追求、精神广阔深沉,一系列民间文艺服务与实践,围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优秀传统,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了民间文艺繁荣与文明的交流互鉴。
一提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人们总会将他与“黄河”联系在一起,他的《黄河十四走》理出了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上世纪80年代,杨先让出国探亲期间,发现当地原生态艺术在当代学术研究与展示中很受重视,启发他对于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的探寻和重新审视。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民间美术系。为了弄懂中国民间美术,杨先让带队到黄河流域考察,他认为在黄河流域很可能会获得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4年时间14次考察,他的足迹遍及黄河沿岸100多个县镇,最终形成《黄河十四走》。杨先让回顾当时考察经历时说,由于当时交通滞后信息闭塞等,大多时好不容易找到的民间艺术等到他们赶到时已经人亡艺绝,挽救民间文艺的迫切感与责任感驱使他不断地快一点、再快一点。如今书中所记录的大部分著名老艺术家已去世,很多优秀民间艺术形式已成为绝响,这部书成为这些艺术绝响的珍贵史料。他寄希望于年轻学者,“能够在这方面多做一些研究,做得更深入一些,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民间美术是值得的、是有营养的。”
本届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是第一部全面系统汇总河北段大运河民间故事的作品,该书充分吸收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编纂思想,侧重用“方言型”语言忠实记录,尽可能保持民间故事的原汁原味,更好地反映故事的原貌和地方特色。该书主编、河北省民协主席杨荣国介绍,这部书包括传说和故事及部分地域特色鲜明、较有代表性的运河号子,展现了运河两岸人民大众的生活故事、精神追求、情感需求,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大运河研究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视野,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已经从事民间文艺工作40年的她,始终关注大运河河北段沿线蕴含的丰富民间故事富矿,已数不清有多少次在大运河河北段沿线的县市反复调研走访。她说,“河北民间文艺事业就是我的根、我的魂、我的生命。”
本届山花奖的作品创作与评审,让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深切感受到,广大民间文艺家满怀对民间文艺事业的热爱,传承了民间文艺的生活文脉,展现了新时代的磅礴气象,表达出深邃的思想主旨和美好的审美理想,凝聚和塑造着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山花奖所做出的示范,是民间文艺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的实践。“我们要坚决扛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用高品质的民间文艺作品、民间文艺研究和文艺服务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解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汇聚更广泛、更深沉的精神力量。”潘鲁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