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大井村的胡菊花,对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有着浓厚感情。大学毕业后,她本打算投身教育事业,成为家乡的一名教师,但2014年底,堂弟准备转手经营的十余亩葡萄园,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葡萄园)不做了,很可惜。”人生抉择的背后,是胡菊花对家乡发展更深刻的思考。“接手葡萄园前,看到家乡还有不少撂荒地,留守妇女就业也十分困难。我就想试试,能不能做些改变。”她说,读书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创办家庭农场刚起步时,胡菊花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要实现种植、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然而,改变需要勇气,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辛酸与不易。“当时一头扎进田间,家里的小孩都顾不上。生大女儿当天,我上午还在栽葡萄,下午自己开车去医院进行了剖腹产手术。”胡菊花说,这些事放在别人身上可能会很委屈,不过当看着自己亲手种的新鲜果子成熟,当辛勤劳作换来的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被抢购一空时,做农业的决心更坚定了。
从2015年开荒十余亩,到现在的上千亩,胡菊花带着周边村民早已闯出一条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且具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循环利用粮食生产之路,村里的荒地重新变回了良田。种植规模上来后,胡菊花又在山上开辟出一块撂荒地,打造出集种粮、养殖、直播、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循环生态新型家庭农场,带动村民致富。2023年8月,她还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
近年来,平桂区政协在实施“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工程”中,向全体区政协委员发出号召:争当“新乡贤”,返乡办实事好事,并带领群众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胡菊花身体力行,发挥自身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带动村里高龄女性就业。村里的罗苟六老人,由于家庭原因不方便到外地务工,如今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记者问及工作近况时,罗苟六眼里浸润着泪花,紧紧握住胡菊花的手,说了句:“她平日里一直对我们好!”朴实的话语,不仅是对胡菊花的感恩,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据了解,胡菊花已相继帮助200余名当地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农业要想走得长远,还得加强品牌打造。”自身逐步发展起来的胡菊花,时刻谨记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履职调研,还是小组讨论,她始终呼吁:“应进一步创建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平桂区政协二届二次全会上,胡菊花在大会发言中还提到,应进一步结合贺州“世界长寿市”生态优势和平桂区独有的土瑶文化,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区域发展、区域旅游相结合,发掘其历史文化传统工艺,不仅要重视产品的口感和质量,还要进一步注重产品的包装与地域特色。“农村创新型人才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发展的保证。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胡菊花如是建议。
“认真、务实、有担当。”这是身边人对胡菊花的一致评价。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到如今的“兴农人”,胡菊花说,“随着更多年轻人陆续加入到返乡创业的大潮中,我对乡村振兴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