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百年沧桑福海卢厝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09日   第 12 版)

在厦门市思明区的厦港街道围仔内巷5号,坐落着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厝,当地人称它为“福海卢厝”,它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以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为主,融入了西洋建筑文化风格,是厦门近代红砖民居的精品。

福海卢厝是清末旅居菲律宾的华侨卢安邦所建。卢安邦(1848年—1912年),厦门同安古庄人,原名卢国梁。据史料记载,卢安邦原本是位读书人,因科举失利而弃文从商,在厦门创业,兴办了源昌号商行,之后南下菲律宾,经营包括橡胶、地产等在内的多种生意,后又涉足航海货运业,最辉煌时曾拥有两艘远洋货轮,是清朝末年活跃在中国和菲律宾两国之间实力颇为雄厚的一代侨商。

卢安邦从未忘记故国故土,上至朝廷,下至乡梓,他都曾慷慨解囊。曾捐献黄金200万两给当时的清廷,因此光绪曾御赐他一块题为“乐善好施”的匾额,并授予他三品顶戴花翎及五省巡按之虚职官衔,且赐其名为“安邦”。清光绪二十四年,卢安邦应乡亲请求,捐资重修了家乡同安古庄的保生大帝庙——灵鹫堂,此举一直为故土乡亲所感念。

福海卢厝是卢安邦历时3年所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985平方米,由中轴对称的两落横向大厝和两侧纵列护厝及院前石埕组成,埕周为围墙,中间建一个高大门楼,形成完整的群落,十分气派。

前后大厝平面均为三进三开间,明间为宽敞的厅堂,左右均设厢房,后厅比前厅深阔,设神龛,是祭祀、议事的厅堂。褔海卢厝囊括了闽南民居的雕饰手法,对建造材料极为讲究,杉、楠、桉木兼用,花岗石、青石并存。其中,石雕是福海卢厝建筑中的第一绝,据统计,古厝内石雕构件共有200多个,其中,高浮雕、浅浮雕、镂雕最细之处,仅有一两毫米,已做到手工雕石的极致。且石雕构件中出现了不少“西洋人”形象,其数量之多在闽南古厝中是极为少见的。

历时百年风雨,这座古厝已养育了卢家五代人,至今还住着三代卢家后人。2013年,福海卢厝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11-09 本报记者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352.html 1 百年沧桑福海卢厝 52,35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