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春秋周刊

苏家埠战役:

红军“围点打援”的经典范例

胡遵远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26日   第 10 版)

▲红四方面军指战员

1932年3月22日至5月8日,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指挥下,进行了著名的苏家埠战役。此次战役,红军以少胜多,共毙俘敌3万余人,取得了空前的大捷,在红四方面军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从容部署

1931年冬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先后发起了黄安、商潢战役,粉碎了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的第一、第二次“围剿”。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不久又再次调集重兵,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

1932年3月,国民党军12个团开至皖西六安至霍山淠河东岸,以苏家埠为中心构成所谓“一线防御”,分兵驻扎在苏家埠、韩摆渡、青山店等地。此外,敌军还以3个师又2个旅分布于合肥、潜山、蚌埠一带,作为“二线防御”,企图阻止红军向东发展,并伺机配合“一线部队”进攻根据地中心区。

3月20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十师、红十一师东进至独山,与红七十三师会合,并迅速制定了反“围剿”作战计划。鉴于敌人“一线”和“二线”兵力之间间隙很大,且“一线”之敌岳盛暄第四十六师曾遭红军多次打击、战斗力不强,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发起苏家埠战役。3月20日夜,红四方面军总部召开部队团以上、地方县以上干部会议,认真部署了对敌作战方案。在会上,总指挥徐向前指出:敌人虽然人多武器装备好,但多是杂牌军,互不统属,各怀鬼胎。只要指挥得当,红军必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个漂亮的歼灭战。经红四方面军首长研究,决定战役于3月22日拂晓发起,主要战术是“围点打援”,即“从敌军侧后分割包围苏家埠、韩摆渡、青山店驻敌,诱打六安、霍山出援之敌,最后攻占各据点”。

第一次“围点打援”

3月21日晚,红四方面军总部率3个师秘密通过淠河。22日拂晓,红七十三师和霍山独立团包围了青山店,总部率红十师、红十一师向北疾进。当日上午,红十师先头部队第二十九团进至青山芮草洼,与苏家埠出援青山店之敌两个团发生战斗,歼敌1个营,残敌逃走,红十师乘胜包围了苏家埠,红十一师则继续向北推进。驻韩摆渡、马家庵的敌人畏惧被歼,慌忙逃入六安县城。23日,六安之敌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出动两个团的兵力救援苏家埠被围之敌。当该敌进至韩摆渡附近时,受到红十师、红十一师的夹击,战不多时,便支持不住,于是分别逃入韩摆渡,红军同样将韩摆渡包围起来。

苏家埠、韩摆渡、青山店守敌几次向外突围,均被红军击退,无奈只得一面负隅顽抗,一面向上司求救。国民党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暄见被困之敌处境危殆,于3月31日强行命令六安、霍山两城敌军同时出援。六安敌人4个团倾巢而出,其先头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对红十一师阵地发起连续进攻。战斗中,红四方面军总部命令预备队红二十九团投入战斗。在红军的夹击下,这股敌人1个团被歼,还有1个团被红军切断退路,只得也窜入韩摆渡暂时喘息。另外两个团不敢应战,狼狈逃回六安。与此同时,霍山敌人的两个团出援青山店,途中遭到红七十三师的阻击,不多时便被击溃。青山店之敌得知援兵到来,便放弃阵地蜂拥而出,企图和援敌会合。红军乘机攻入青山店,向逃敌发起猛攻,歼其大部,并将残敌赶入苏家埠。

第二次“围点打援”

在红军的包围下,困守苏家埠、韩摆渡的敌人粮秣奇缺,不得不靠吃大麻叶、啃树皮充饥。在红军的政治攻势下,敌人军心动摇,“携械投诚者日众”。

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又拼凑了15个团,由厉式鼎率领,分两路大举来援。红四方面军得到情报后,立即制定了“打援”方案:红军各部在陡拔河两岸分头埋伏,以红七十三师构筑阵地,担任正面阻击;以红十师、红十一师分布于红七十三师阵地两翼,伺机迂回包抄;以第七十三师二一八团1个营和六安独立团进至陡拔河以东,对援敌佯作抵抗后即行撤退,将敌人诱入包围圈后予以歼灭。

5月1日傍晚,担任诱敌任务的红军部队与敌军稍作接触,便撤退到陡拔河以西。厉式鼎得到消息,于2日拂晓命令部队“迅速过河追击”。敌人1个旅刚刚完成渡河,就遭到红七十三师的猛烈打击。这股敌人抵抗不住,纷纷掉头逃窜。红军随即冲出阵地,追击至陡拔河边,将敌人包围起来。残敌无路可逃,除被击毙和落水淹死者外,全部被红军活捉。

就在尚未渡河之敌不知所措之际,红十师、红十一师已从两翼杀来。敌人无路可逃,只得躲到附近山上负隅顽抗。

不久,红军各部队和游击队、赤卫军纷纷赶来,向山上的敌人发起猛攻。战斗中,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发现厉式鼎的指挥部设在小华山上,于是派出精干突击队隐蔽登山,一举摧毁了敌指挥部,活捉了厉式鼎。随后,红军和独立团、游击队、赤卫队及参战群众从四面八方发起总攻,将敌人分割包围,予以歼灭。至2日下午5时,战斗结束,红军歼敌2万。

歼灭援敌后,红军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苏家埠、韩摆渡内的被围之敌。在红军的强大政治攻势下,被围之敌不再抵抗,于5月8日全部缴械投降。当红军开进苏家埠时,受到降敌的“列队迎接”。蒋介石尚不知苏家埠、韩摆渡敌人投降的消息,于5月9日派飞机到两地上空,空投了大批食品和弹药。当日,红军不仅缴获了全部空投物品,还击落敌机一架。

红四方面军在苏家埠战役中,和敌人激战48天,歼敌3万余人(其中俘敌总指挥厉式鼎及5个旅长、12个团长以下1.8万多人),缴枪1.6万余支、各类火炮44门、电台5部、击落敌机1架,开辟了淠河以东大片根据地。随着苏家埠战役的胜利,蒋介石第三次“围剿”的计划彻底破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迎来了空前的发展。

军民同心,众志成城

苏家埠战役的胜利,离不开苏区广大群众的支援和配合。早在苏家埠战役发起前夕,中共皖西北道区就发出《为红军东下告群众书》,动员工农群众行动起来,配合红军行动,保卫苏区。各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均把支援红军作为中心工作。苏家埠战场所在地的中共六安县委,于1932年3月中旬在独山召开党、团代表大会,决定“全力支援红军作战,积极扩大红军”,提出“东下红军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六安县各级苏维埃政府设立接待处、招待站,负责接待过往的红军和物资供应。六安县三区、五区的群众不顾春夜寒冷,于3月20日夜在两河口水中苦干一夜,架起9道浮桥,保证了红军及时渡过淠河。六安县五区苏维埃政府还挑选17名熟悉地形的骨干给红军当向导,保证各部队按时到达预定作战地区。

战斗打响后,六安、霍山两县的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主动支援、参加红军作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群众组织了庞大的支前队伍,据统计,参加担架队、运输队、打柴队、洗衣队、慰问队的人数就达两万,很多群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广大少先队员、妇女会会员、儿童团担负起看护红军伤员、站岗放哨、戒严侦察等任务。青年妇女还组织宣传队,参加战场喊话,对瓦解敌军士气起到了很大作用。敌军过境时,苏区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来,实施坚壁清野,破坏交通,拆毁沿途电杆和电话线,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敌人的前进速度。在“围点”作战中,群众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协助红军进行高强度的土工作业,构筑起严密包围敌人的工事网,既有效地困住了敌人,又保证了红军能够集中尽可能多的机动兵力用于“打援”。

苏家埠战役后,红军以六安、霍山等县独立团为基础,组建了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为进一步发展皖西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作者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2023-10-26 胡遵远 苏家埠战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542.html 1 红军“围点打援”的经典范例 51,54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