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一生爱国、追求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协的筹建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主任委员,1966年2月逝世。
生乱世 不肯攀龙附凤
陈叔通幼承家学,学识渊博,清末翰林院编修。1904年陈叔通东渡日本留学,1906年毕业回国后任宪政调查局会办、资政院民选议员,后回杭州参加反清革命组织。陈叔通热心启发民智,提倡妇女解放,创办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和《白话报》,宣传社会改革。
辛亥革命后陈叔通对国家前途抱有极大希望,被推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会议员,先后任浙江都督府秘书长、大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等职。民初军阀混战,国计民生日益凋敝,列强环伺,国家处境日益危殆,陈叔通慨叹“莽莽神州长夜似,问天无语奈愁何”,立志不与官僚政客为伍,并赋诗言志曰:“附凤攀龙徒取辱,何如大泽一羊裘。”
1915年8月,陈叔通应张元济之邀进商务印书馆工作。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环境日益险恶,陈叔通拒绝担任伪职。他经常同友人谈论救国方略,不久与中共党内同志建立联系。这对陈叔通来说,是一生中有关键意义的转变。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叔通对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腐败无能感到绝望,坚决拒绝出任国民党政府的官职,复信友人表示“弟于党治之下,誓不出而任事”。陈叔通经常到上海中共办事处看望周恩来,每次从办事处回来,总要把解放区的《新华日报》、毛泽东著作等带到浙江兴业银行资助的合众图书馆内,以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战争近况、进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主张及领导人的思想等。
1947年5月,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陈叔通积极支持学生运动,并亲自起草了抗议书,联合经济文化界的耆老张元济、唐蔚芝、李拔可、叶揆初等十人具名营救被捕学生。十老上书,轰动一时,被传为佳话。为保护学生的安全,陈叔通积极支援进步青年投奔解放区。
1948年7月,国民党政府意欲采取缓兵之计,与共产党开展和平谈判,赢得喘息之机,鼓动上海一些御用文人发起千人通电运动,要求陈叔通署名。陈叔通严词拒绝,说“此次是革命,且希望彻底革命……我们要与友方配合”,又说:“无友方即无今日之我们,亦无他日之我们,亦可谓明白了当”。陈叔通所谓“友方”即中国共产党。
更生日 共肩未来盛业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协的“五一”号召,并征询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纷纷宣言和声明拥护“五一”号召并起而响应,陈叔通亦积极响应,并对召开新政协的时间、地点、议程和参加成员等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建议。
在陈叔通看来,“新政协不宜在两国形势下实行,至少须军事奄有黄河以南或大江一半以上。至于实践,须随军事发展而能有所决定。总须北局有决定性,然后可以到大江以南(稳扎稳打为不易之理,不是打来的,便不能彻底。辽、晋、陕、蜀决定,立脚方稳)。新政协期期以为不可急”,建议“新政协就开在北平”,并且指出“军事进行愈顺利,愈可迟开,我此建议自以为极有价值,不可忽视。”
8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陈叔通敏锐地意识到国民党的币制改革将成为共产党最后制胜的“意外之机会”,“前日忽改革币制……此实为友方意外之机会……不到一月,必起风波,此风波无法可以镇压。草头(指蒋介石)亦说,只许成功,可见其心已虚,并报纸已明载倦勤之说,此即为卷逃埋伏之笔。”10月16日陈叔通致信马叙伦,说:“意外机会即指币制改革,其成果即借此抢到黄金美钞……不一月,经济恐将总崩溃。”陈叔通深知经济和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多方为中共推荐外交、行政、教育、交通、出版等方面的人才,手札多处体现他为中共的人才问题操心,强调要重视经济建设,并提出了一些至今依然闪光的真知灼见。
从1948年8月起,中共中央即着手布置民主人士北上的相关事宜。中共地下党邀请陈叔通到解放区参加会议,共商国家大事,陈叔通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邀请。陈叔通于1949年1月潜赴香港,在离沪前曾对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项叔翔说:“你要把银行保护好,并联络同业,为解放军进城后接收工作做好准备”。2月27日,陈叔通与柳亚子、叶圣陶、郑振铎、马寅初、曹禺、王芸生等人到达解放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热情接待和高度赞扬。毛泽东对陈叔通极为敬重,曾对陈叔通说:“叔老,您是清朝的翰林,经历了几个时代,经多见广,经验丰富。您的经验是宝贵的!为了建设我们和平、民主的国家,希望您要直抒己见,切莫保留。”到了北平后,毛泽东还不时地请陈叔通去香山会谈,共商建国大事。
上海解放后,陈叔通同许多上海的民主人士一起回到上海,向广大市民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传达解放区的见闻,对大家起到了鼓舞作用。他还和黄炎培、盛丕华等发起成立上海工商界劳军分会,筹集物资,慰劳解放军。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开幕,陈叔通被推选为筹备会副主任,他以“万分光荣和万分欣幸”的心情发表讲话,向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和人民解放军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他呼吁各民主党派诚心诚意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并巩固民族统一阵线,呼吁全国产业界“尽量发挥爱国的创造与牺牲精神”,为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加紧努力,以此表达对新政协的支持。
9月21日至30日,陈叔通作为工商界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政协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0月1日下午3时,陈叔通参加开国大典,这一年他73岁。他写道:“七十三前不计年,我犹未冠志腾骞。溯从解放更生日,始见辉煌革命天。大好前程能到眼,未来盛业共加肩。”
开新局 犹未冠志腾骞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指出必须加强工商业联合会的工作,准备建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陈叔通德高望重,同工商界和银行界有着长期友好的关系,政协全国委员会推定陈叔通、李维汉、章乃器3人共同负责,筹建工商界全国性组织。1952年6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议召开,陈叔通当选为筹备委员会主任。1953年10月,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肩负着引导私营工商业积极接受党的和平改造政策的艰巨任务。陈叔通被推选为主任委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政协完成了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历史使命,作为人民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陈叔通作为政协副主席,继续积极参与工作。
陈叔通还为钱学森富有传奇色彩的归国历程作出了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钱学森买好车票收拾行装准备回国,但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阻挠,无法回国。
陈叔通是钱学森的同乡和前辈,是其父亲钱均夫和岳父蒋百里的老师。陈叔通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友人,钱学森向陈叔通发出求援信,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帮助回国。
1955年6月15日,钱学森和他的夫人蒋英把信件寄到比利时,再由比利时转寄中国。7月11日,陈叔通收到钱学森的信件后报至周恩来处。
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召开,中方代表王炳南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在谈判中公布了钱学森的信,拆穿了美方代表的谎言。在事实面前,美国政府不得不与中方达成了允许平民回国的协议。
9月7日,陈叔通给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发了一份电报:“您6月16日的信件收到。美国驻日内瓦大使通知,禁止你离开美国的命令已经取消。你可以随时离开美国。电告归期,告知我任何困难。”
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实现了他的归国梦。
1966年2月17日,陈叔通在北京去世。首都各界人民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公祭,由周恩来主祭,邓小平、彭真等陪祭。毛泽东得知陈叔通去世的消息时,悲痛地说道:“共产党人又失去了一位诤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