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两岸经合周刊

台湾亲友乐见我在大陆舒展的状态

——四川农业大学台湾教师张益昇“登陆”记

本报记者 修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16日   第 07 版)

近日,本刊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由一位在大陆任教的台湾教师写来。信中,他分享了自己喜获大陆正高级职称的喜悦和在大陆从教近20年的心路,他的这份感触在台湾教师张益昇“登陆”故事里也能感受到。

据国台办公布的统计数字,目前有3000余名台湾省籍教师在大陆任教。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本刊将继续关注这一群体的“登陆”故事。——编者

来大陆任教后,放假回台湾,亲朋好友都说我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因为我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热爱,并且外界环境也支持我做这件事的空间和舞台。

今年是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设计系台湾省籍教师张益昇到这所学校工作的第14年,“我常对台湾的朋友说,每次回台湾,飞机在桃园机场降落时,心中总有一种陌生感,反而回到成都,飞机降落在双流机场的那一刻,心里有踏实和熟悉感了。”对于他来说,成都早已是第二个“家”,爱人与孩子也都在这里工作和读书多年。

问起川蜀大地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他既来之则安之,张益昇给出的答案朴实又足够有力,“来大陆任教后,放假回台湾,亲朋好友都说我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我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热爱,并且外界环境也支持我做这件事的空间和舞台,身心状态就像他们看到的,自然就舒展了。”

大陆整体对于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和发展环境友善

2007年7月,当时还在台湾艺术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张益昇参加了由四川美术学院承办的一届两岸学生艺术采风活动,他发现祖国西南腹地是如此舒适,作为艺术工作者,有宽敞的工作室和闲适安静的创作空间,四川美术学院在亚洲乃至世界也是一所较高知名度的高等学府,“很容易接触到商业画廊与策展人,让自己与作品有更多的曝光机会,再加上西南地区的民风很淳朴,让我一来到这里,就发现,不错,这里可以长居下来。”

初次“登陆”就感受到大陆对于艺术工作者的环境相对友善,所以回到岛内服完兵役,张益昇选择到四川美术学院所属的坦克库艺术中心当了一年驻站艺术家,“西南地区对于我是有一种魔力,来了就想长待下来,无论是这里的气候,还是风土人情。”有心插柳机遇来,2010年初,他经在川美参加两岸交流营的一位大陆老师推荐,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找到了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环境设计系任教的职位。

今年是张益昇在四川农业大学任教的第14年。谈起他任教的这所学校,他言语中透着欣赏和满足,他向人民政协报记者介绍,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位列大陆教育部“双一流”和“211工程”的学校,在四川省内有不错的声誉,因此选择来就读的学生素质整体都不错,学习态度都很认真,也十分尊重老师。

目前他在学校担任了本科生《素描基础》《中外美术史》《景观雕塑与装置》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得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奖,还曾指导学生参加园冶杯、浓园杯、长寿家居等景观设计大赛获奖,多次组织学校艺术类教师举办作品联展,其中组织的一次三校区艺术设计类教师在温江美术馆举行的《荟艺-四川农业大学青年教师作品展》,是该校艺术类教师首次对外发表作品,他个人的绘画作品也入选了国家级美展以及省市等重要展览。

“虽然因为台胞身份,目前我在专业职称评聘上还是讲师,但在专业发展上,我十分感激学校给予我的发展空间和各种机会。以我从事的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大陆这边的发展环境确实比台湾要相对更理想,我在这边可以找到很多自己喜欢的项目做,综合年收入也算不错,现在的日子很巴适。”入川14年,张益昇自诩自己的心、脑、胃都注入了川蜀味,他不仅能听得懂四川话,吃得了满是花椒的四川菜,言谈中还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当地方言的词汇。

“以前在台湾都是透过书籍与网络片面地了解大陆,会有些误解。当自己亲身来到大陆后,发觉许多认知与以前不同。以前都会觉得地处西南的重庆与成都,信息与环境都会相对封闭,当自己亲身经历之后,会发觉这两座城市十分开放与包容,非常适合年轻人在这里立业、生活和安家。”

“登陆”14年,张益昇对大陆近年来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惠台政策“十分有感”,“比如:惠台‘31条措施’的第22条提出,鼓励台湾同胞加入大陆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类专业性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参加相关活动,对我就十分重要,因为我从事的是艺术设计类工作,十分需要去建立人脉与社会资源,因为这条惠台政策的出台,这几年我加入了台湾同学会、地方美协和一些学术性社团组织,因此与很多大陆老师和同行相识,既找到群体归属感,又获得了一些工作机会与项目资源。”他和人民政协报记者分享道。

“我们不妨做个空杯,去放入属于自己的大陆故事”

看到他来到大陆任教后发展得不错,张益昇收到了不少岛内前同事和同行的咨询讯息,“他们会问我现在来大陆任教,还找得到机会吗?以及来到这边后的一些具体问题。”让他蛮有成就感的是,经他牵线,至少有5位台湾同行已入职大陆高校任教。

切身经历了对大陆更深走进,就会有更多看见和了解,张益昇希望自己承载起艺术设计领域两岸同行和高校联结之桥的责任。从他入职四川农业大学起,他就积极联系母校台湾艺术大学与四川农大结为两岸兄弟友好校,十年来两校师生多次互访,互派了近百人次的交流生,并共同举办了多个学术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活动。

2022年,因在推动两岸艺术院校和人才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张益昇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川台交流贡献奖。“联结海峡双方共同促进和平,虽然不全然与我的所长专业相关,但我认为身为台籍教师,我们应该去发挥纽带作用,通过我们这座‘桥’,让两岸更多地交流和互见,两岸关系好,我们也都是受益者。”问及作为先行者,他对有“登陆”打算的台湾青年教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他建议台湾青年教师不妨放下头脑中对大陆的一些认知,像一个空杯通过自己的脚和双眼,去放入属于自己的大陆故事。

“还有一点,毕竟大陆这边的学术环境与生活空间和台湾相比,还是有一些不同,所以老师们需要抱着一份积极的学习心态,去融入当地的环境。例如学习当地的方言,多与当地的老师交朋友,这样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今年8月,张益昇参加了由全国台联与台湾同学会组织的大陆任教台湾教师行走齐鲁主题研修活动,参观山东烟台张裕酒庄、走进甲午海战博物馆、参访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让他对大陆风物多样性心生感叹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前人的筚路蓝缕信念和当下一切的来之不易,同时因为时时抱持开放融入的心态,一路研修活动,他还结交了多位在大陆任教的台湾教师新朋友,“所以我也建议在这边任教的台籍教师多出来走走,多看看这片土地的风光与美好,也可以利用走走看看的机会,与其他台籍教师交流工作心得与互通资源,让自己的职业上有更好的发展。”

从小跟随辛苦打拼的父母,从台湾中部的乡村到台北立业安家,留给小张益昇儿时最多的记忆,就是父母四处忙碌迁移搬家的身影,因此他对“心安之处就是吾家”有着更深的个体感悟,“对我来说,在哪儿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的感觉。从来到成都这一刻,我在巴蜀大地就找到了家的温度,可以说,我是个四川人了。”他说。

2023-09-16 本报记者 修菁 ——四川农业大学台湾教师张益昇“登陆”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9818.html 1 台湾亲友乐见我在大陆舒展的状态 49,81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