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加强非传染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

王建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2日   第 05 版)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非传染性突发公共事件是我国城乡居民的第5大死因,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非传染性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现场鉴别、就地处置、及时转运以及综合诊治等职能。加强非传染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是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来,我国的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无论是体系建设还是运行机制,都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和提升空间,亟待完善和加强。

一是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有待完善。全国急救资源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农村急救资源不足,急救网络不健全。急救资源来源复杂、缺乏统筹管理,重大应急状态下缺乏有效衔接。院前急救模式多样、各有利弊,各地救护车装备配备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此外,现有救治体系未充分考虑应急状态下激增需求。

二是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队伍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急救人员平均每人负责1万人口急救,而我国则人均负责11万人口。院前急救队伍不稳定,学历水平低于平均,且缺少规范有效培训,无统一上岗认证标准。

三是急救医疗体系信息化水平程度不高。各地急救中心智能指挥系统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信息互联互通不够,协同攻坚能力不足。

四是群众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率低。群众医疗急救知识普及能有效抢抓救治“窗口期”,我国民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率仍偏低。

为此,建议:

健全应急医疗救治网络体系。首先,依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加大政策支持和政府投入,增加人员编制、设备准入和专项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省-市-县-村四级联动医疗救治中心,健全日常紧急救治联动机制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治联动机制,明确“平时”和“战时”职责及转化模式。其次,夯实县镇村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县域“五环急救链”,坚持城乡融合全域急救的发展理念,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形成“123”框架急诊急救“一张网”,做好“县镇村急救纵向一体化分级联动”与“120急救网点布局向乡镇延伸”两个衔接,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效率。第三,规范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由政府主导统一各地院前急救模式,合理规划院前医疗急救中心及分部、分中心、急救站点布局。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共同推进完善院前急救制度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航空急救体系和救援模式,推进“无人机”在应急救治中的应用,完善航空医疗救援体制和法律。规范救护车物资设备配备标准。

建强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队伍。一是增强岗位吸引力,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加大编制保障力度,提高薪资待遇,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将院前医疗急救专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范围。三是探索专业职称评定体系,可包括急救(助理)医师职称系列、急救护士职称系列、急救调度员职称系列及医疗救护员职称系列。

提升急救医疗体系信息化水平。一是借助5G信息技术加快各地急救中心调度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制定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标准,实现不同医疗机构医疗信息的同质化。二是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构建院前院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院前院内的协同救治。

提升社会急救能力。一是全面推进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提高全民自救互救意识,针对大、中、小学等不同人群开设急救知识技能培训课程,针对电力、煤矿、化工等特定职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技能,还要掌握瓦斯毒气应急处置处理方法。二是增设公共场所急救站,政府投入,鼓励企业、民间资本支持,全面推广公众普及除颤(PAD)项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

2023-07-12 王建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314.html 1 加强非传染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 46,3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