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导赏日:

把美传递给大家

本报记者 张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6日   第 09 版)

▲吴为山为观众导赏

编者按:

6月1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馆长导赏日”活动。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公众导赏“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导赏日”?导赏日导赏了哪些展览和作品?期待为公众带来什么?本报就此对吴为山委员做了访谈。

文化周刊:吴委员您好。最近您主持的“馆长导赏日”受到媒体关注和公众点赞,请问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导赏日活动?

吴为山:其实我是经常给观众做导赏的,因为美术馆作为公共服务的文化机构,责任就是把美传递给大家。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之下,设计了一个“导赏日”。中国美术馆人要为广大观众提供高品质服务,由馆长带头来导赏具有导向性,馆长是美术馆工作者中的一员,这就是初衷。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美术馆要有高质量的收藏、高水平的展示,高品质的服务。收藏有高质量,现在这些高质量的作品有了,还要用高水平的展示把它呈现出来,用各种不同的现代设计手段把这些作品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但这些还不够,还要有高品质的服务。高品质体现在什么地方?我想在于平时美术馆人服务的心态,他们的理想在什么地方?那就是为人民服好务,办人民满意的美术馆,全心全意推动以美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化育大众,这是美术馆人的品质所在。导赏日也是我们提高服务品质的一个方面。

文化周刊:请您介绍一下此次馆长导赏日介绍的几个展览。

吴为山:这次的建馆60周年系列展是以“美在新时代”为主题的,由四个展览组成,构成了序列。第一个部分是“墨韵文脉”,由石涛、八大山人的作品和20世纪齐白石、吴昌硕、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等一批现当代大师的作品组成,充分展示了以水墨为特征的中国写意精神,体现了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对中国传统水墨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文化的自信,体现了对于中华民族文脉的传承;第二个部分是“致敬经典”,把中国美术馆馆藏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遴选出来进行展示。经典作品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艺术家创造的表征,这些作品可以表达我们的“文化之心”。这当中还有不少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作品,也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包容性;第三部分是“塔高水长”。塔是什么塔?图像上讲是延安的灯塔、宝塔,这个塔具有象征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方针路线的一个灯塔,在这个灯塔引领之下,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传承历史优良传统,赓续红色文化传统,由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走来,汇聚在伟大的新时代,奔向人类文明的大海;第四个部分是“美美与共”,把中国美术馆所藏的国际大师的作品,像毕加索、珂勒惠支、安迪·沃霍尔等人的作品拿出来展示。这里面既有欧洲艺术家的作品,也有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国家艺术家的作品,让不同文明的创造,不同艺术家的风格,不同题材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这样一个艺术殿堂里进行对话,相互碰撞,让人们在对话中找到艺术真善美的本质,感受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包容,特别是感受中国美术馆在把自己打造成世界艺术殿堂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文化周刊:请问举办此次系列展希望传递给公众什么样的精神?或者说希望给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吴为山:以美为媒讲好中国故事,这个中国故事就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所发生的一切优秀故事,是艺术家们深入历史、深入现实,用艺术创想的手法表现他们对历史、对传统、对现实、对未来的所有期待和美的理想。通过这个展览,可以让更多公众乃至年轻人从中华民族伟大历程和伟大艺术创作中感受到民族在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中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学习、工作、奉献。

文化周刊:希望您从“致敬经典”和“塔高水长”这两个展览中分别选出您认为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我们介绍一下。

吴为山:“致敬经典”中的好作品很多,我想我先介绍一下《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这是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也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刘开渠先生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用雕塑艺术来表现一个伟大时代新的开始,具有感人心魄的力量。在这里可以看到刘先生从西方学来的写实主义,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本质,这既是中西文明互鉴交流的成功艺术案例,也是中国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融入伟大民族发展事业中去,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融入革命洪流中去的艺术成果。

我还想介绍一下“塔高水长”展中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组雕》。这组作品主要体现了新时代对广大艺术家的引领,引领在创作中走向以人民立场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为党立碑这样一个艺术境界。它以组雕的形式,如同史诗一样,全面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有感天动地的人和事,也有我们艺术家深厚的情感融入和在新时代以创新手法表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的艺术实践。

文化周刊:在绘画作品中,您希望为我们介绍哪一件?

吴为山:我想讲一下《万山红遍》,这是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李先生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也具有深刻的西方绘画修养。他在这件作品中融汇了西洋绘画的光,融汇了西方绘画在透视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技法,当然更本质的是他对中国笔墨的继承与发扬。李先生怀着对祖国河山的情感,怀着对毛主席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崇敬来作画,既表现出对诗词中高远诗意和崇高理想的深刻理解,又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水平。这是新中国画、新山水画的代表作,把历史、传统和革命精神融汇在创作中,我认为这件作品是“两个结合”的表征。

2023-06-26 本报记者 张丽 导赏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507.html 1 把美传递给大家 45,5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