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织线张网展望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霍晓卫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17日   第 10 版)

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

我国目前有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长江五处国家文化公园。当前,在集中主要力量推进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同时,也应适当加强基础研究、提前谋划,展望国家文化公园的完整体系,为未来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从定义来看,国家文化公园并非一种新类型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强调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与“构建”。价值重要性是国家文化公园构建的重要标准,而从空间形态来说,国家文化公园还需具有空间连续性、以重要线性文化遗产串联。目前已公布的五处国家文化公园均尤其注重以价值显著的大型线性遗产勾勒出国家文化空间的主体结构。

构建完整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首先不妨从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形成规律出发,结合近现代百年复兴历程,以价值显著、具有文化标识性的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整合”主题,梳理出国家文化空间的“主线”与“网络”,从而织“线”张“网”,展望国家文化公园完整体系。

以重要河流山脉为骨,织就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主线”。线性延展的山脉是文明的脊梁。重要山脉如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等组成的三江源地区是“中华水塔”,孕育黄河、长江等无数河流;秦岭是不同地理单元的分割线,和合南北,是中华文明的地标。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早期聚落文明生发的肥沃土壤,如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冲积扇,滋养出商邢都、安阳殷墟、燕下都等,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河流是文明的血脉。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华夏古老文明,南部的珠江蜿蜒滋养着两岸的繁荣,西北的塔里木河润泽了新疆大地,东北的松花江及辽河滋润着广袤黑土地……河流也是天然的交通水路,绵延千里,文化同源,并将沿线众多文化子系统有机联结起来。这些山脉与河流孕育并串联起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是构建国家文化公园的天然“主线”。

以重要交通路线为脉,张开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网络”。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自古便不断开辟建设驿道、运河、商道等多条人工联络通道,服务于跨流域的物资调配和社会经济往来,如大运河、秦直道、江西入岭南道、唐蕃古道等。除官方开凿的驿道,还有以不同区域内商贸、文化交流需求为动力形成的万里茶道、川盐古道、茶马古道等特定内涵的跨区域文化交流路线。从更宏大的视野来看,丝绸之路搭建起亚欧商贸交流与交往,构筑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这些交通线路连通江海,跨越山河,串联不同区域文化,是国家文化公园构建的重要主题线索。纵横交错,形成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丰富“网络”。

以近现代时期重要线性遗产为依托,讲述中华百年复兴巨变。近代,帝国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交通方式的变化,古道与运河逐步被更为便利的铁路所取代,津浦铁路等取代大运河成为联系南北的动脉;以长征为代表的革命斗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以东北铁路沿线的新中国工业建设成就为代表,书写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篇章;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沿海对外开放格局,绘就了气势恢宏的改革开放画卷……

在历史长时段中生成的主线与网络,是国家历史文化的根脉;近现代百年复兴,是国家历史文化的辉煌延展。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不妨从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主线”与“网络”入手,织线张网,以最具价值和代表性的线性文化遗产命名并串联沿线相关文物及文化资源,逐渐构筑完整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塑造中国文化的整体形象。

(作者系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2023-04-17 霍晓卫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050.html 1 织线张网展望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42,0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