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李晓晨每周至少有两天在5点半匆匆出门,从石家庄赶往北京,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助孕诊室门口。这样的奔波,她坚持了近一年。
李晓晨结婚时32岁,和丈夫商量先以事业为重。5年后,当夫妻俩决定要个孩子时,李晓晨却被查出输卵管堵塞,只能寄希望于试管婴儿。
然而,夫妻俩先后进行了3次试管婴儿,花费20余万元,却都没有成功,“一次次失败,打击真的很大。”李晓晨说,除了精神上的打击,家里的“生育基金”也眼看见底,不得不考虑是否再坚持。
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育龄夫妇中,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15%。
李晓晨的经历,是数以万计求子心切家庭的缩影。“我国每年借助各项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数量超过30万。”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安庭表示,辅助生殖技术,是帮助大量不孕症群体达成生育愿望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往往让很多有此需求的家庭望而却步。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虽然指导意见表达了作为自费项目的辅助生殖技术或将被医保覆盖,但在我国各省份、各地区医保结余情况差异大、政策执行水平不一的情况下,辅助生殖医疗尚未全面整体落地,存在报销内容和尺度不一、跨省跨地区结算难等实际情况。”安庭说。
为此,安庭建议,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框架范围内,各地应尽快完成辅助生殖医疗服务价格的定价标准,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