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贵州仁怀市长岗镇蔺田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一幢幢黔北民居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宽敞整洁的村道、各具特色的民宿招牌……不时有游客拖着行李箱入住,满怀期待地开启他们美妙的乡村之旅。
自启动特色建设以来,仁怀市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田园风光、创建宜居村庄”这一主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快农村共同富裕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冬日暖阳下的学孔镇林河村,村庄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兰花身影,置身其中,花香馥郁,美不胜言。种下兰花,扮靓了村庄,引来了游客,这个藏于大山深处的幽静村庄,如今变得格外热闹。
林河村距离城区42公里,海拔约1540米,是仁怀市较为偏远村庄之一。全村山多水少、土地贫瘠,发展规模农作物存在较大困难。另外,该村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如何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破解产业发展窘境?近年来,林河村党支部以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为契机,立足当地气候特点,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民”模式,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庭院兰花种植。
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林河村还建设了多个集休闲、观光、餐饮、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点,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群众增收,户均增收9000元以上。
近年来,仁怀市依托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花卉,果蔬等特色经济作物,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如今,特色产业在仁怀大地百花齐放、远近闻名:中元村的草莓、桅杆村的果蔬,沙滩社区的花椒,一到收获季节,游人如织,合作社还主动上门收购,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把农产品变成现金。
诗意乡愁各美其美
“推窗见山,出门见树,踏着乡间小路,呼吸着山野间的空气,实在太惬意了,是记忆中乡愁的模样。”从周边县市驱车前来长岗镇蔺田村入住民宿的游客李女士说。
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宿,点缀在蔺田村各个角落,家家有院、户户花开,三五成群的游客踏着石板小道,漫步林荫小路,驻足欣赏着千年古银杏树,诉说着绵延的乡愁……
为让当地村民腰包鼓起,吃上“旅游饭”,长岗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打造了音乐喷泉,跑马场等网红打卡点,建成了南山云逸民宿,杨家大院、荷塘月色等农家乐,每年接待旅游团队200多个,接待境内外游客15万多人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600余人,年均旅游收入突破300万元,村民户均年增收2.5万元。
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过程中,仁怀市坚持保持村庄原本的自然风貌,结合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充分挖掘风土乡情,将山、水、林、文完美结合,呈现出良好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带动效益,打造了一批富有地域风貌、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
宜居宜游绘就乡村新画卷
“以前做梦都没想过,我还能自己当小老板,年收入10万元以上。”坛厂街道枇杷社区居民甘文杰谈及农家乐带来的收入,高兴得合不拢嘴。
甘文杰所在的枇杷社区,地处仁怀市南面,距市中心8公里。凭借区位优势和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该市通过整治村庄环境、增加配套设施,利用农作物和果树、花草,在田野上拼凑出一幅巨型八卦图,每年吸引十多万游客参观旅游。
依托当地免费开放的八卦园全域景观,社区党总支与仁怀市八卦园旅游有限公司联合,先后引进游乐场、网红沙滩、水上乐园、户外营地等项目,村民们围绕景点资源,自发延伸产业链,有的村民年收入超过十万元。
今年以来,该社区把景区旅游公路再次拓宽,增设了停车位,方便游客进出。同时,大力促进草莓、柑橘等观光农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茶室、餐饮、农家乐等配套建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大力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
如今的枇杷社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农民富裕富足,一幢幢农家小别墅散落在田间,绘就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刘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