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田静:吹尽黄沙始到金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22日   第 08 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刘建华

田静简介: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云南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届云南省青联常务委员,云南省红河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

小女有梦

她跟我说,从小就喜欢玩泥巴。

孩提时代,眼中的一切都是童话世界。她将手中软和的泥巴,搓捏成她想象的样子,也许是呆萌可爱的兔子,也许是兽中之王的老虎,也许是引颈啼晨的雄鸡……她随心所欲地摆弄手中的泥巴,构筑她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她又跟我说,她喜欢吃奶奶做的“汽锅鸡”。

她曾经给奶奶讲:“奶奶,我想吃您做的汽锅鸡。”

勤劳善良的奶奶慈祥地看着可爱的孙女,一口答应:“好的,奶奶给你做汽锅鸡。”

汽锅冒出了袅袅蒸汽,鸡肉的香味溢满厨房,她围着汽锅好奇地转悠,小小的脑袋瓜也在转悠。

她问奶奶:“奶奶,汽锅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奶奶爱怜地摸着她的头,笑道:“你不是喜欢玩泥巴吗?汽锅就是泥巴做的。”

她天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也要做汽锅。”

奶奶又笑了:“好啊,等你长大了,就做汽锅,奶奶用你做的汽锅来炖鸡。”

谁也想不到,由汽锅鸡引发的祖孙对话,竟深深烙进她幼小的心灵,成为她童年最大的梦想,使她一辈子与泥巴结下不解之缘。

她叫田静。

古城有陶

云南建水古称临安府,筑城至今已逾1200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

田静的“陶茶居·田记窑”坐落在这座古城的翰林街,古色古香、幽静别致。

自幼喜欢玩泥巴的田静已经同紫陶难分难舍,她的工作室陈列着她制作的各种紫陶器具,琳琅满目,古朴文气。

建水紫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因所用的陶土呈紫色,故称“紫陶”。

1953年,北京举办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五彩陶、四川荣昌陶器(荣昌现为重庆市管辖,故“四川荣昌陶”改称“重庆荣昌陶”)以其悠久的历史,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展览会上崭露头角、大出风头,被当时的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建水陶器的烧造处于一种粗糙的、简单的生产生活用品制作上,如陶丸、陶制网坠等。专家推断,建水紫陶形成完整的制陶工艺流程、并有一定规模进行专业化烧制,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自那时起,繁复的紫陶烧制技艺被一代代制陶艺人薪火相传,其独有的传统工艺,与古老厚重的中国书画艺术紧密结合,紫陶器具便充盈着浓郁的书香之气,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水紫陶的名气逐渐传播开来,其中最为别致的生活用品是烹饪美食的汽锅。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出访时,曾将建水紫陶汽锅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友人。

新中国成立后,建水紫陶行业走过家庭作坊、合作化、办厂的道路,几番风雨,几度辉煌。进入21世纪,“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宣布关停,建水紫陶重新恢复到家庭式的小作坊制作。光阴如流,建水紫陶走进了历史的又一个轮回。

在万象更新的年代,田静与她的哥哥田波共同走进了紫陶古朴而又新奇的世界。

田静接触紫陶技艺是20世纪90年代,正值建水紫陶低落衰微之时。其时的紫陶行业不景气,器具单调稀少、精品不多;同时缺乏工艺体系的整体归纳,认知度不足,引领性不够,无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建水紫陶徘徊不前,整个行业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

喜欢玩泥又生性倔强的田静,义无反顾地迈入充满坎坷与挑战的制陶之路。

制器有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历风雨坎坷、岁月磨砺的田静,沉稳内敛,已是全国陶瓷行业和云南紫陶艺术界的知名人物。走进位于建水古城翰林街的“陶茶居·田记窑”,田静正悉心指导她的学生制作紫陶艺术品。

秋天的建水古城,和煦的阳光投射在“陶茶居”的小小院落,安谧中又洋溢着些许温馨。

因工作关系,我与田静兄妹有过多次深度交流。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田静说,回望从艺26年的岁月,真有脱了层皮的感觉。

建水紫陶的制作技艺主要有采土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等工艺环节,但自从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倒闭后,完整的工艺链断裂,工艺环节之间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各个制陶作坊有的盘土、有的拉坯、有的刻画、有的烧窑;制陶师傅均术业有专攻,或精于制泥,或工于造型,或专于烧制。

田静为掌握制陶的全过程工艺,各个工艺环节都去拜师学艺。她的刻苦,连带她的师父潘炳良都于心不忍,母亲也颇为心疼:“小女娃娃,做陶太苦了!”整整十载寒暑,田静终于完整地掌握了制陶的全部工艺,将每一个工艺环节牢记于心、娴熟于行。

她与哥哥田波一起,在钻研自身制陶技艺的同时,收集、挖掘、整理建水紫陶传统技艺,对“窑火不断、传承千年”的紫陶制作技艺进行规范解读,梳理出淘泥12道工序,成型72道工序,烧制24道工序,共计108道工序的主要理论依据,这些繁复的工序律秩严谨、环环相扣,使“千年记忆”真正成为流程清晰的“技艺”,为传承这一珍贵遗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

田静的这一重大贡献,得到紫陶界的一致认可和赞誉,无可争议地成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首席技师。而她的哥哥田波,则将主要精力专注于陶器的烧造。多年的潜心探索和实践,熊熊的窑火,成就了陶器,也成就了自己,他成为紫陶烧造师。

在家人和各位师父的支持鼓励下,田静考上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5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今后她在紫陶技艺的探索创新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功底。

每逢外出,田静都要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套紫陶茶具。当被问到如何走出一条建水紫陶生存、振兴的成功之路时,茶气氤氲间,田静说出了自己的理念:现代生活离不开精致,紫陶器具必须追求精品才能被更多人认可。

由于历史原因,建水紫陶在制壶技艺上曾有断代。田静通过长期挖掘整理传统技艺,反复试验,攻克泥料收缩比的同时,创新流、钮、把的手工技艺,在传统样式基础上,开发出百余种茶壶造型,逐渐形成了建水紫陶茶壶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建水紫陶“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发挥到了极致,造就了紫陶器具“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她的每一个茶壶都造型各异、美轮美奂,堪称壶中精品。

古人云:“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田静是紫陶行业的一个“艺痴”。她说,设计、烧制出与云南茶特别是普洱茶相适宜的紫陶茶具,是她毕生追求的目标。

勤勉有酬

勤奋成就了人生,岁月沧桑了容颜。

26年弹指一挥间,田静艰辛跋涉,走上了制陶的艺术之巅。

国家没有忘记建水紫陶。2008年,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建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紫陶之都”称号。进入新世纪,建水紫陶正经历一场涅槃巨变。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建水紫陶发展迅速,不断提档升级,成为建水的一项重要支柱性文化产业,并成为云南省和红河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的一大亮点。

如今的建水紫陶神采奕奕:两个小镇活力四射,分布有紫陶创意园、紫陶博物馆、紫陶百工坊、碗窑古村保护等项目,打造出紫陶街、蚁工坊等新兴业态,小镇形成了创意设计、生产加工、文化传播的聚集区。生产销售紫陶产品的企业和商户发展到2316户,直接从事紫陶行业的人员达4万余人,加上与之相关的包装、运输等行当,从业人数高达10万人,紫陶的年产值达到40.3亿元,产业化形态已初步形成。

建水县建立了国家、省、州、县级紫陶生产示范基地和传承点12个,拥有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传承人68名,汇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共34名,吸引外来创意设计和工匠创客近千名。建水县还与省内外院校合作设立专家工作站,建立紫陶工艺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资助奖励机制。“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田静、田波兄妹等为代表的新生代紫陶人才迅速成长壮大。

党和政府推才挽秀,对田静的勤勉和成就给予了一系列的荣誉——

她成为建水县历史上第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云南省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史上第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同时还是全国青联委员。是第十二届云南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届云南省青联常务委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云南省首席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建水县田静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荣誉不断加身,却是实至名归。“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建水紫陶历经千载依然生生不息,田静、田波等一大批紫陶艺人功不可没。

相融有期

建水紫陶作为非遗技艺如何传承发扬,田静的探索和实践没有停步。作为政协委员和非遗传承人,她积极撰写非遗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提案提交给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为云南非遗项目的开拓与发展建言献策。

2019年,田静在全国政协全会上提出《关于加大云南边疆地区非遗传习相关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建议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非遗手工艺地区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非营利公益培训机构;在2020年的全国政协全会上,田静又提出《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建议》,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进入2022年,田静又再次在全国政协全会上提出《关于加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专业建设的建议》,她执着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所提的建议不断优化。她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持续地呼吁和宣传,国家会更加重视这个领域,更多的人将会了解、走近非遗,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田静说,建水紫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祖先的智慧结晶、文化精髓。作为非遗传承人,将这一物质文化成果传承下去,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2009年,田静就开始招收学徒,免费传授紫陶技艺。创办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后,她担任理事长,全力以赴为乡村青年提供公益培训,10多年过去,田静门下走出了300多名学徒,纷纷投身于紫陶行业之中。

早在2005年,田静提出建水紫陶与普洱茶相互融合的思路,她注册了“陶茶馆”,开宗明义就是推进陶器与茶叶的相融相生、相得益彰。

田静认为,紫陶茶罐、紫陶茶壶,还有醒茶罐、斗茶罐,既是精美的艺术品,又是最佳的存茶、饮茶器皿。紫陶文化与普洱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必将绽放出绚烂的特色产业和民族文化之花。

沿着田静“茶器融合”的思路,我在设想,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如果云南的旅游城市、旅游小镇、旅游景区都分布有古朴雅致的“陶茶居”,古韵悠悠、文气盎然的紫陶茶具与厚重绵长、醇香浓郁的普洱茶交相辉映,是多么令人向往。

我又在设想,如果上好的普洱茶,封装在刻填有精美书法和国画的紫陶茶罐之中,无论储存还是欣赏,都是无与伦比的精致。两种文化的相融共进,两张名片势必比翼齐飞。

茶器融合这一设想得以实现,仅凭田波、田静兄妹的一己之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更需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业界的有识之士凝聚共识、同心同向,合力为之。

尾声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田静依然在默默地从事自己热爱的紫陶技艺。

壬寅年孟秋,经过认真筹备,《薪火相传—田波、田静紫陶艺术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展出,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名家以及新闻媒体受邀出席,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紫陶器具,是田波、田静20多年辛勤和汗水的结晶。众人对田波、田静兄妹在非遗传承、紫陶技艺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赞不绝口、予以高度评价。

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于殿利从历史学角度概括了到场嘉宾的心声:艺术即生命,紫陶艺术不止于器物之美,技艺之美,更沉淀着建水的自然、历史与人情。一方水土的风物人情,亦在这一件件文心典丽、火色丰沛的作品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田静生于建水古城,长于建水古城,作为非遗传承人,承载着紫陶的古韵和文脉,奋斗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她是幸运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作者系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政协原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

2022-11-22 刘建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132.html 1 田静:吹尽黄沙始到金 34,132 /enpproperty-->